/ 人物 /
竇大利:
靠韌勁拼勁一路走來
即將迎來58歲生日的竇大利,是青島地鐵第一建設分公司、四號線公司黨總支副書記,工會主席。2000年8月,從部隊轉業。加入地鐵隊伍后,從早期的線網研究、規劃到地鐵3號線、2號線、11號線建設開通,再到現在4號線通車沖刺,他見證了青島地鐵一步一步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
2009年6月26日,3號線試驗段開工建設。
“青島地鐵開始‘動’了!”竇大利那時已經加入了青島地鐵團隊,從那一刻起,本來就緊鑼密鼓的工作,節奏明顯加快。
3號線、2號線、11號線、4號線……10多年間,竇大利參與了這些地鐵線路的建設,在他的眼里,青島地鐵像一棵大樹,茁壯地成長著。
說到拼勁,竇大利講了今年發生在4號線建設當中的一件事情,“地鐵人的拼勁在這里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今年3月16日至3月29日期間,受疫情影響,董家下莊站至張村站封控區內的工作人員,在人員、設備、材料和生活物資不能進出的艱苦條件下,留在工程建設最需要、最關鍵的一線。
“那么多工人在近半個月的時間里回不了家,吃住、工作在地下。沒有床,就打地鋪。”竇大利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語速放慢了。
不能因為疫情耽誤4號線的建設,他和同事決定,成立了由臨時黨支部領導的青年突擊隊。
人員回不了家,跟家屬解釋的任務就落在了竇大利身上,一個個電話,詳細說明,請家屬理解,向家屬表示感謝;臨時黨支部如何運轉?竇大利充分考慮到封控區內建設單位多、人員管理難度大的現實問題,為臨時黨支部出謀劃策;必需物資怎么辦?竇大利想盡了辦法,但條件有限,也只能送進方便面等即食食品。經過日夜奮戰,土建、機電、軌道、供電等多專業在臨時黨支部的指揮協調下,有條不紊地運轉,相互配合,相互成就,終于實現了防疫生產雙突破,建設進程一點沒耽誤。
今年5月,青島地鐵發布了《建設世界一流地鐵目標體系》(建設篇),確定了“1+6”的目標體系,以創新為引領,打造“安全、優質、高效、綠色、智慧、和諧”的地鐵工程。
說起“創新”,竇大利告訴記者,3號線的建設,是使用炸藥對付石頭,而以后的線路使用了盾構機和雙護盾TBM,而且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
“施工方法的改變,不是創新,但我們在施工過程中,總結了很多好的經驗和辦法,都在后續的建設中得以應用,這是自主的創新。”竇大利介紹,創新的過程很煎熬,但成功后收獲更多。
本版撰稿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魏鈮邦 劉宇航
通訊員 龍怡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戴慧慧]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