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錨定“樞紐型”,“1+7+N”建設交通強市
交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開路先鋒。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把“樞紐型”作為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四個發展導向之一,把“打造國際門戶樞紐城市”作為“六個城市”定位之一,提出構建海陸空鐵“四港聯動”高效物流體系,將交通和物流體系建設上升到新的高度。
打造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加快建設交通強市和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青島亮出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7月20日上午,在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宋明杰對剛剛印發實施的《青島市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加快建設交通強市實施方案》和《青島市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實施方案》做了解讀。兩個方案立足于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近期著眼2025,遠期謀劃至2035,遠景展望至2050,對未來30年青島綜合交通發展進行了布局規劃,是指導未來一定時期內交通運輸發展的總遵循。
宋明杰表示,下一步將以“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為契機,搶抓國家“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機遇期和窗口期,抓好“雙方案”貫徹落實,結合我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系統推進一批交通重大項目建設。同時,強化要素保障,加強青島綜合交通建設與國土空間、產業布局、生態環境等規劃、政策的一體銜接。積極爭取國家、省對青島市綜合交通發展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完善項目資金管理制度,強化建設用地、用海供給,全力保障重大項目落地實施。
隨著“雙方案”落地實施,振興青島交通事業的號角已經吹響,一個面向未來、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的青島交通值得期待。青島將構建起北上融入京津冀、南下聯通長三角、西進輻射沿黃流域、東出日韓經濟圈的綜合立體交通網,全面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屆時,青島陸海交匯、通達全球的交通樞紐優勢和地位將更加鞏固,更好支撐青島加快邁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
在全國格局中,青島不斷彰顯戰略節點和樞紐價值
從地理區位上看,青島向東是日韓,向西是黃河流域、中亞、西亞、歐洲,向北是京津冀、東三省,向南是長三角、大上海,處于一個十分關鍵的戰略位置,交通區位優勢明顯。
得益于連接南北、貫通東西的“雙節點”區位優勢和日益完善的海陸空鐵交通基礎設施網絡,2021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賦予青島“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和“發揮國際樞紐海港作用”等重任,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6主軸7走廊8通道”的“京津冀—長三角主軸”“京哈走廊”“京藏走廊”鏈接青島,標志著青島樞紐定位從全國樞紐向國際樞紐跨越提升。
今年以來,在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體系中,青島的戰略節點和樞紐價值持續彰顯。1月18日,國務院公布的《“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提出,“增強青島等樞紐城市的國際門戶作用”。7月12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國家公路網規劃》,在規劃布局的18條東西橫線中,青島—銀川、青島—蘭州2條高速公路入列。
這既是國家對青島國際交往能力、交通發展成就、資源配置能力、經濟承載潛力的充分肯定,也是在新發展格局中對未來青島進一步提升城市全球影響力的期待和要求。
新發展格局下,青島把城市發展放在山東發展全局中來審視和謀劃,山東對外開放新高地加快崛起,賦予青島聯通世界、推進國際化的更大空間。在上合示范區、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等重大戰略新平臺的支撐下,青島充分發揮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樞紐優勢,在打造國內大循環重要支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戰略鏈接中搶抓新機遇、拓出新空間、激發新動力。
從這個層面看,青島出臺加快建設交通強市和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雙方案”,是著眼于提升青島全球互聯互通水平和輻射能級的重要戰略舉措,對加快青島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提升門戶樞紐能級和國際影響力,重塑產業發展布局、拓展城市功能空間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交通強市:構建“1+7+N”實施體系,發揮試點示范引領
緊緊圍繞交通強國發展戰略,青島提出了建設交通強市的目標。按照《青島市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加快建設交通強市實施方案》,我市將建立“1+7+N”交通強市實施體系。近期至2025年,基本實現“主城區與市內各區(市)40分鐘通勤、膠東經濟圈1.5小時通達、國內主要航空樞紐城市3小時覆蓋”,完善國際運輸網絡布局,加快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遠期至2035年,建成“123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貨物流圈”,初步建成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遠景至2050年,交通運輸互聯互通和智能化、信息化、綠色化水平進一步提升,交通運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程度進一步增強,全面建成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1+7+N”交通強市實施體系,即圍繞建設交通強市1個總目標;實施樞紐網絡、現代物流、城市出行、交通科技、綠色發展、安全保障、行業治理等7個主要任務;加快軌道交通產業、多式聯運服務、智慧交通建設等N個交通試點建設。
7項主要任務包括:樞紐網絡方面,通過打造世界一流的海空兩港,提升鐵路樞紐能級,鞏固公路樞紐地位,實現綜合交通網絡立體互聯;現代物流方面,構建海陸空鐵“四港聯動”高效物流體系,完善集約集聚物流樞紐布局,構建綠色高效的城鄉配送體系,實現多式聯運暢通陸海;城市出行方面,通過完善道路網絡、慢行環境和停車設施,構建多元一體的公共交通體系,打造幸福宜居的公交都市;交通科技方面,完善創新發展生態環境,加快交通運輸裝備技術升級,打造智慧公路、智慧港航、智慧樞紐、智慧交管、智慧出行,推動大數據與綜合交通深度融合;綠色發展方面,以“雙碳”目標驅動轉型,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強化節能減排和污染防治,強化交通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安全保障方面,推進“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建設,增強交通基礎設施韌性,筑牢交通運輸安全生產體系和應急保障體系;行業治理方面,深化交通運輸管理機制改革,推進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推動港口等重點領域標準修訂的國際化參與進程,爭創“青島標準”。
建設交通強市,項目是關鍵支撐。方案形成了“92+5”重點項目體系。其中,圍繞立體網絡等七大任務,形成92個(類)重點項目;超前謀劃基于北斗導航的自由流高速收費體系、高鐵物流發展模式、無人駕駛試驗段(區)建設、需求響應式公交系統建設、無人配送創新發展模式等5個戰略儲備項目。
“做好交通強國試點工作,是青島建設交通強市的抓手和著力點。我市將結合實際,開放管理,滾動實施,爭取盡快形成一批‘先行先試、重點突破’的先進經驗、典型成果并進行推廣,更好打造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一流的人民滿意交通。”發布會上,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韓千鈞介紹,建設交通強市相關方案提出了國家級、省級、市級三個試點層次,內容涵蓋客運、物流、裝備、科技、能源、安全等多個方面。一是全面做好國家試點,做好交通運輸部批復青島市的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多式聯運發展、智慧交通建設等3個國家級試點任務。二是積極參與省試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交通運輸工作,確立了建設交通強省的目標,正在與交通運輸部研究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我市將在承擔好交通運輸部批復山東省的綜合交通運輸體制改革、“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等試點任務基礎上,積極參與并完成好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的試點示范任務。三是探索創新市級試點。深入研究探索港產城融合發展、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建設、幸福宜居的現代公交都市、交旅融合發展、打造平安交通品質工程5個市級試點項目。[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戴慧慧]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