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條濱海綠道“貫通”七區市
今年將建設50個口袋公園、50條林蔭廊道、10個公園拆墻透綠任務全部完成……在18日舉行的青島市公園城市建設攻堅行動新聞發布會上,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副局長耿以龍就公園城市建設規劃情況做相關介紹。據悉,青島公園城市建設將堅持生態保護、以人為本、因地制宜、共建共享四項原則,通過三年時間,改造城市環境,讓城市擁有更多綠色,最大限度便民、利民、惠民,增加市民的綠色獲得感和幸福感,提升市民宜居幸福指數。
據介紹,公園城市建設是以改善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品質為目標,以“公園+”“綠道+”為統領,以綠化為民、綠化惠民為根本宗旨,堅持綠地總量增加和現有綠地充分利用改造并舉,計劃2022~2024年推進“12131”系統工程。即:構建1個城市綠道網絡、建設200處公園綠地、打造100條林蔭廊道、推進300處立體綠化、實施1項生態綠化工程。其中,島城將通過綠道充分串聯山體、河流、公園、道路,形成公園城市網格體系。重點實施3項綠道骨架工程,完善“一線、一環、三山”綠道體系,建成綠道網絡。一線,即濱海綠道,沿海一線東起嶗山區流清河、經環膠州灣、西至西海岸新區古鎮口,全長265公里。一環,即城區綠道環,以沿海一線、環灣大道、李村河、濱海大道為主城區綠道環骨架,形成“點-線-面”結合的綠道環,其中主環線長度約78公里。三山,即浮山、太平山、午山環山綠道。
青島公園城市建設將堅持生態保護原則,結合青島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植被狀況,最大限度地保護山體、海岸線、森林、濕地、河流等自然資源,維護生態安全;堅持以人為本原則,以開放、包容為基本理念,體現人性化、無障礙、適老化,充分考慮市民健身休閑需求,完善城市綠地景觀亭、休息廊、坐凳、公廁,建設林下小廣場和健身設施,增加市民健身娛樂活動場所,充分做到利民、惠民;堅持因地制宜原則,深入對比分析青島的問題短板,結合青島的自然稟賦、現狀、不足,突出歷史特色、文化特色、主題特色,打造各具特色的山頭公園、口袋公園、綠道等城市綠化空間;堅持共建共享原則。充分調動企事業單位、居民的積極性,實現共建、共管、共享的良好氛圍,共同維護公園城市建設成果。[來源:半島都市報 編輯:椰子]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