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蝕柱時有墜石石老人盼“查體”
石老人在悄悄“變老”,而且還會落下石塊……日前,游客在石老人海蝕柱下方游玩時,突然有石塊和石片墜落,見此情景家長抱起孩子迅速撤離。多名市民表示,石老人海蝕柱不但時有墜石,而且中間部位的“心”形洞近年來愈發擴大。半島全媒體記者發現,“心”形洞周邊確有石頭開裂。
早在2011年,相關部門就曾為石老人海蝕柱“查體”。11年過去了,面對落石和“心”形洞愈發擴大的海蝕柱,有業內人士表示,這些情形可能因長期風化、低層海浪侵襲等原因導致,當前有必要再對石老人進行“查體”與拯救。
海蝕柱上掉石塊
與孩子擦身而過
石老人“身上”掉石頭,是任強和李春梅夫妻不曾想到的。
日前,從外地來青島的任強、李春梅帶著3歲的孩子,在石老人海蝕柱旁邊游玩時,兩塊石頭和一些小石片從高處滾落到礁石上。
任強介紹,一家3口到達石老人景點時,湊巧正值落潮,海水已經退到石老人海蝕柱以南位置,于是他們和其他游人一樣,踩著礁石向石老人海蝕柱旁邊走去,“以前也來過,但是沒有碰上退潮,這是第一次近距離觀看并親近石老人。”
“石老人比想象中大多了。”任強說,“尤其是3歲的孩子,看到眼前的龐然大物后,格外興奮。”
任強回憶,當時妻子李春梅忙著找小魚小蝦,而他抱著孩子撫摸石老人“身上”的礁石。就在父子興奮地撫摸石老人海蝕柱時,一些棗大小的石塊突然從高處滑落下來,與任強和孩子擦身而過,滾落到不遠處的地上。
“等我抬頭看時,發現又有石片正從高處滾落。”任強說道。
看到高處落下來的石塊和石片,任強趕忙抱起孩子向一側躲避,過程中由于青苔打滑還差點摔倒。離開一段距離后,任強睜大著眼睛仔細觀察,海蝕柱上是否還在落石頭。
見到丈夫抱著孩子向一側躲避,李春梅也有些驚訝,趕忙詢問怎么了。聽丈夫說有石頭從高處落下,她也趕忙從海蝕柱腳下離開。
“除了落了那兩塊棗大小的石頭外,還有一些小石塊也落了下來。”任強說。
任強告訴記者,“見我們一家躲向一邊,在海蝕柱旁邊的游人一臉蒙,當我告訴他們有石頭從高處落下時,他們邊看著海蝕柱,邊吃驚地向后撤。”
“心”形石洞擴張
周邊有石頭開裂
石頭是從哪個位置落下來的?
任強告訴記者,當時他和兒子在石老人海蝕柱東北側,在這個位置的上方有個“心”形洞。任強分析說,他覺得海蝕柱上墜落的石頭,應該是從“心”形洞周邊掉下來的。
任強介紹,當天盡管天氣不錯,但是海邊刮起西風,西風正好穿過海蝕柱中間部位的“心”形洞,大風極有可能加劇了石洞周邊石頭的墜落。
按照任強和妻子的說法,半島全媒體記者日前來到石老人景點,等到海水退潮后,海蝕柱就豎立在礁石上,而任強所說的“心”形洞位于海蝕柱中上部位。
靠近觀察,在龐大的海蝕柱上,記者不光發現“心”形洞的周邊有些石頭開裂,而且石柱高處也有一些小石塊“齜牙咧嘴”。
一名在此攝影的老人告訴記者,他一年四季經常圍繞石老人海蝕柱進行攝影,不光在遠處的石老人海水浴場的沙灘上遠攝海蝕柱,還會在石老人旁邊近距離拍攝。多年來,尤其是近5年來,他不光發現石老人海蝕柱上會掉落一些石頭,而且發現“心”形洞的邊緣也會掉落石頭。
“‘心’形石洞與前幾年相比,確實越來越大了。”老人說,“可能是周圍掉石頭和風化所致。”
石老人北側停車場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他也發現“心”形洞越來越大,“應該與長年累月風吹雨打以及海水腐蝕有一定關系。海風越大,對海蝕柱和柱體上‘心’形洞的破壞越強烈。”
“‘心’形石洞的擴大,或將在多年后導致石老人中間斷裂。”這名攝影者說,相關部門有必要對石老人“心”形洞進行人工干預,不再讓其擴大,至少不應掉石塊。
“上面掉石塊,確實很危險。”一名在石老人海蝕柱旁邊游玩的市民,抬頭看著“心”形洞說,“至少要有專門人員時常觀察可能墜落的石頭,人工消除風險。”
或是因風化導致
應再進行“查體”
記者在石老人海蝕柱旁邊發現,在高達17米的柱體上,如今的“心”形洞可以輕易鉆過一個成人。盡管高處存有風險,但在落潮后的柱體旁邊,仍有很多人游玩、撿拾海菜。
一名攝影愛好者告訴記者,如果遇上落潮,幾乎所有到石老人景點游玩的人,都會來到海蝕柱腳下游玩或以此為背景拍攝照片,“殊不知,高處的風險確實存在著。”
海岸邊這座高達17米的海蝕柱,形如一位左手托腮、注目凝神端坐于碧波里的老人。這座由大自然鬼斧神工雕鑿的杰作,早已成為青島海岸線上的標志,更是青島著名的觀光景點。
事實上,這座著名的海蝕柱,近年來“老”的跡象愈發明顯。
早在10年前,石老人海蝕柱就爆出“高處落石頭”的消息。消息稱:石老人不斷有石塊從身上掉落,柱體上出現兩條較大的裂痕。原因是海蝕柱在海水中浸泡時間長,經過風化作用自然形成一些裂隙。在裂隙中,一些海水在熱脹冷縮的影響下,體積變化會對巖石形成擠壓,使裂縫逐漸增大、增多,就會有小的石塊脫落。
除了大自然因素使石老人變“老”外,還存有“人為攀爬”的不雅鏡頭。
2019年11月,3個小伙爬到石老人海蝕柱頂端進行拍照。事后,網友在擔心三人安全的同時,對這一行為進行譴責。
面對愈加變“老”的海蝕柱,2011年,相關部門曾對石老人海蝕柱保護與修復進行過論證。該論證當時在全國屬“首創”。
11年之后,石老人“上端落石頭”的消息再次傳來。針對因風化導致落石,記者聯系到青島海洋工程勘察院一名負責人。這名負責人說,石老人海蝕柱上端落石,他懷疑是因長期風化、低層海浪侵襲等原因導致,但具體情況需要現場勘察、進行技術分析后才能作出更準確的判斷。
還有業內人士表示,石老人作為中國基巖海岸典型的海蝕柱景觀,應當進行系統保護。若不加以保護致受損坍塌,這一在山東海域少有的自然景觀,可能真就消失在后代人的視野里。
文/圖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王永端
[來源:半島都市報 編輯:椰子]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