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島影視產業乘“峰”而上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上提出,“拉緊人文交流合作的共同紐帶。扎實推進教育、科技、文化、旅游、衛生、減災、媒體等各領域合作。”
擁抱上合,光影筑夢。青島以豐富多姿的“電影語言”,向世界展示上合的文化力量;兩大世界性電影節會的舉辦,讓“峰會效應”在青島光影中綻放:先是在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期間,青島貫徹習近平主席“拉緊人文交流合作的共同紐帶”的重要指示,將其深厚的電影文化底蘊在上合組織國家面前進行全面展示,為青島未來的電影文化對外交流打開了新的局面;之后舉辦的中國首個VR影像周,再一次將青島推向了世界電影的最前沿,充分證明青島電影產業發展不僅有超前意識的引領,更有落子有聲的擔當。
在青島市近日發布的《關于在新舊動能轉換中推動青島文化創意產業跨越式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影視業崛起計劃”名列“九大重點文創產業發展計劃”榜首,成為首個重點發展的文創產業。青島影視產業正借助強大的“峰會效應”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的生力軍。
搶抓峰會機遇,繪就“光影上合圖”
在首屆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開幕式上,上合組織秘書長阿利莫夫發來賀信表示,此次電影節是展示 “上海精神”的良好機會,將為上合組織國家人文交流合作貢獻力量,將合作推進到更新水平。6月13日至17日,在5天時間里,23部競賽影片、55部展映影片,將上合組織國家的文化多樣性完美地凸顯出來。
“作為首屆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的舉辦城市,對于青島來說,是一份殊榮,也是一種擔當。”市文廣新局負責人表示,首先,青島借助強大的“峰會效應”,借鑒金磚國家電影節成功舉辦經驗,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牽頭開展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籌備工作,使電影節作為重要配套活動納入上合峰會項目,從而擴大上合組織國家間人文交流。
正如國家電影局副局長李國奇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的那樣,上合組織國家加強電影交流合作前景廣闊,可以通過推進合作拍攝電影,來反映上合組織國家和人民友好交往的故事;可以通過加強影片的引進與交流,來促進電影市場的共同繁榮。而青島在這個過程中也緊握峰會新機遇,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的“光影上合圖”。
近年來,青島不滿足于“天然攝影棚”的定位,如今這里有世界一流的硬件設施與軟件服務,讓影視熒屏上的“青島元素”不再局限于“碧海藍天”,更包含了富有科技含量的“造夢圖景”,擁有舉辦世界一流電影節的硬件實力。去年,青島獲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電影之都”稱號,這對青島影視產業發展有深遠意義。“這表明青島電影的文化底蘊、發展戰略和發展潛力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必將推動青島最大限度地吸引和集聚全球電影資源,加快青島對外交流步伐。”相關負責人說。
繼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之后,又一項彰顯“峰會效應”的光影盛會應運而生,讓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青島——6月23日至27日,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由青島市文廣新局、市南區政府共同主辦的2018青島國際VR影像周在青舉辦,這也是目前中國乃至全球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沉浸影像展。
回望2016年,著名導演賈樟柯在青島談到業界熱議的VR電影(360°全景拍攝+觀眾隨意選擇觀看視角)時,用到了“幸運”這個詞,“我很幸運地見證了VR電影的孵化期,也許在五年之后,我們就能看到VR電影的繁榮。”而僅僅兩年后,這個夢想在青島成為了現實。
聯合國VR計劃總干事克里斯廷·古特昆斯特表示,作為一個迅速崛起的影視之城,青島打造了一個展示世界前沿影視技術成果的平臺,“我了解到這里有國際標準的攝影棚,有著非常不錯的硬件基礎;這次影像周的舉行,能將青島的軟件能力提上一個臺階,這里有望成為世界級VR影像基地。”
作為世界“電影之都”,青島經過周密的籌劃,提出通過創建一個全產業鏈的發展模式,完善政策和服務體系、搭建高端影視文化交流平臺、吸引國內外優質影視資源集聚的影視發展計劃,舉辦VR影像周正是這項計劃的具體實施步驟。
為期5天的VR影像周活動,通過4場創意工作坊、10個創投路演、主題峰會、四大主題論壇、官方展映、沉浸影像技術展等單元,全方位呈現最頂尖的沉浸娛樂體驗活動,吸引了國內外頂尖的沉浸影像創作人和作品,為中國VR創業團隊和國外VR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展示交流舞臺,大大提升了青島VR影像周在全球的知名度。
對于青島VR影像周的未來發展,克里斯廷·古特昆斯特也給予了很高的期望。“這個平臺不僅能夠吸引大量項目,還可以促進相關專業領域人才去深入研究,同時VR藝術家們通過這個平臺可以與更多的專業人士溝通交流,讓技術與藝術達到一種平衡。我相信三到五年后,青島的VR業會有一個質和量的突破。”克里斯廷·古特昆斯特希望青島國際VR影像周能夠持續地辦下去,成為一個世界級的VR平臺。
推出“文創48條”,力促影視產業崛起
不久前,青島發布了《關于在新舊動能轉換中推動青島文化創意產業跨越式發展的若干意見》,在這個廣受全國關注的“青島文創48條”中,九大重點文化創意產業計劃里的首個發展計劃就是影視產業崛起計劃。其中內容包括:打造全產業鏈的影視基地,規劃建設一批影視攝制服務功能區,開展影視攝制服務示范點和示范區評定,舉辦全球“電影之都”青島峰會,支持舉辦電影工業化國際論壇以及推進國家電影交易中心(青島)建設等。
而舉辦2018青島國際VR影像周,正是“青島文創48條”影視產業崛起計劃的內容之一,充分證明青島電影產業發展不僅有超前意識的引領,更有落子有聲的擔當。
“在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之后,青島影視產業全面開啟‘一二三模式’的新局面。”市文廣新局負責人對影視產業崛起計劃進行了解讀:所謂“一”,即建起一個全產業鏈發展的影視鏈條;“二”是完善政策和配套服務兩大體系,為在青島落地的影視項目提供完善、便利的 “一站式”服務;所謂“三”,則是搭建包括電影成果展示平臺、電影交易平臺、技術和藝術創新平臺在內的三大平臺。
“我們計劃市、區(市)兩級財政與社會資本共同設立總規模為50億元的青島市影視產業發展基金,每年10億元,連續支持五年,對在青島完成主要拍攝制作的優秀影視作品給予支持,單部作品的資助最高不超過1.2億元人民幣。”市文廣新局負責人表示,青島將大力推進影視工業體系建設,以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為依托,搭建全球領先的電影全產業鏈,同時挖掘具有青島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打造“青島出品”影視品牌。
青島影視文化產業園區的代表——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具備一流的影視硬件設施,目前該產業區規劃52個攝影棚,30個投入使用、年內達到40個,區內建設了世界最大的1萬平方米攝影棚和最先進的水下恒溫攝影棚,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電影“重工業”基地。
在首屆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期間,青島將自身的電影工業優勢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各電影代表團紛紛表示出強烈的合作意向。巴基斯坦參展影片《追憶往昔》的男主角梁家成表示:“我的下一部作品就要在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的影視基地拍攝。”俄羅斯KINOFEST制作中心總裁布拉金·謝爾蓋同樣表達了對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的欣賞之情,“我要介紹電影人來西海岸發展,在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與中國合作拍攝新片。”
在作為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重要環節的“上合組織國家電影市場”上,兩天時間中,上合組織各國電影業界300多人在此參觀交流,達成了多項務實合作成果。其中,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青島西海岸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與俄羅斯全媒體公司達成意向,計劃推出中俄合拍影片《戰斗民族養成記》,并在上合組織國家發行。
“電影工業化最終是要營建一個全產業生態鏈。”清華大學教授、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尹鴻表示,“一流的技術平臺,完善的產業鏈條,專業的制作流程,國際化的服務水平,這四方面平衡發展,中國才能出現真正意義上的東方好萊塢。”
“青島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是青島影視創新驅動、科技引領的鮮活樣本。”青島市文廣新局負責人說,青島在打造影視產業園上,借鑒了美國好萊塢、印度寶萊塢以及橫店影視城的經驗,但因其超前的意識和高遠的目標,正在走前人未走過的路、書寫屬于自己的新傳奇。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芃芃]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