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農歷臘月二十七,平度古峴鎮一名六旬老翁在燃放撿來的炮仗時,疑似操作不當發生爆炸,左手不幸被炸掉,左腿受傷骨頭裂紋。
據知情者透露,事發前,村子各家各戶正在大掃除,很多破舊物品會扔在村邊水溝邊上。當61歲的被炸者經過時,發現7個被人扔掉的大炮仗,想到馬上過年,他撿回家打算自己放。
在臘月二十七那天,老人領著小孫子,將炮仗拿出來研究,豈料其中3個突然發生爆炸。老人左手當場被炸掉,躺在地上血流不止,其左腿褲子被炸破,大腿上的皮肉變黑。
家人發現后,趕緊將老人和斷手送到鎮上的醫院。經檢查,斷手受損嚴重無法接上。此外,老人左腿腿骨出現裂紋。經過手術后,老人無生命危險,目前仍在醫院觀察治療。
據家屬介紹,老人撿到的炮仗直徑有兩三厘米,長度有七八厘米,本以為是他人扔掉的“啞炮”,沒想到威力竟然如此之大。
鏈接:燃放開門鞭的還不少
2月3日是春節假期后上班第一天,很多商戶燃放煙花爆竹,以期盼新年生意興隆,然而,按照《青島市燃放煙花爆竹安全管理規定》,春節期間青島市煙花爆竹燃放時間是農歷臘月廿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二、正月初三和正月十五共六天,其他時間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青島市城管執法部門提示廣大市民,在購買、燃放煙花爆竹時,應嚴格遵守青島市相關規定,要在正規銷售地點購買煙花爆竹。
此外,城管執法部門提醒,禁止在車站、碼頭、機場等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醫院、學校、幼兒園、老年休養場所;樓頂、陽臺、樓梯、走廊、窗口;山林、綠地、旅游景點;殯儀館、公墓等殯葬場所;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或者場所;加油(氣)站、液化氣供應站(點)、油庫等禁火區或者其他生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場所及其周邊一百米范圍內區域;市人民政府劃定的其他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場所燃放煙花爆竹。
燃放煙花爆竹易造成大氣污染、噪聲污染和地面環境污染,執法部門向市民呼吁,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共同維護城市環境和公共安全,盡量減少煙花爆竹燃放。同時,建議不要燃放噪聲過大的煙花爆竹;在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后,停止燃放煙花爆竹。
提醒:正確燃放保障自身安全
春節和元宵節期間,市民燃放煙花爆竹極易引發危險。消防部門提醒,春節期間屬于火災高發期,在燃放煙花時,要注意遠離可燃物和有火災隱患的場所。
在購買煙花爆竹前,市民一定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煙花爆竹,三無產品存在各種不穩定因素;燃放前,要嚴格按照產品說明選擇正確方式科學燃放,嚴禁對著人和建筑物、可燃物燃放;燃放時要選擇安全、空曠的地方燃放煙花爆竹,盡量選擇車流人流少、無易燃易爆品、路面寬敞平坦、利于迅速離開等地方燃放煙花爆竹,或者去指定區域燃放;盡量避免未成年人直接燃放煙花爆竹;由于煙花爆竹產品制作材料多數有化學成分,燃放后化學殘余物極易引起環境污染,請廣大群眾處理好現場環境衛生。
此外,醫生介紹,燃放煙花爆竹造成傷殘的原因是綜合性的,包括某些煙花爆竹質量存在問題、燃放方法不規范和燃放地點存在隱患等,有些人在古力蓋附近燃放煙花爆竹,其危險極大,古力蓋下的沼氣易被點燃從而引起燃爆,極易造成人員傷亡。
被鞭炮炸傷如何急救
醫生提醒,如果是眼睛被炸傷,千萬不能用水沖,以免水與鞭炮中的化學物質產生化學反應,加重病情。若傷情較重,如眼球破裂傷、眼內容物脫出等,應以清潔的紗布或毛巾覆蓋,做簡單應急處理后立即送往醫院治療。此外,不要看到眼部有血流出就用力按壓受傷的眼睛以止血,用力過猛容易導致眼內組織的進一步脫出。
面部炸傷后,對傷者的面部污物及沙石顆粒等最好用清水小心清除,清水不僅能沖洗塵土等細小病菌和血跡,還能幫助被灼傷的皮膚組織降溫,并初步減少創傷上殘留的炸藥等化學物質,進一步把傷害降低。如果皮膚表面形成水皰,不要將其碰破,更不要挑破。另外,水皰上不要涂龍膽紫等有顏色的藥水、藥膏,以免增加感染的潛在危險。
手部炸傷要先做好止血工作,應采取對出血部位壓迫止血為主,如用止血帶壓迫出血部位,最好不要時間過長,每間隔15分鐘要松解一次,以免造成肢體壞死。對于已經脫落的組織可以用干凈的紗布包裹起來,外面套保鮮膜、橡膠手套等不透水材料,扎緊后放入冰塊里,沒有冰塊,可用冰棍來降溫,將傷者一并在第一時間帶往醫院,尋求救助。
半島記者 王洪智 實習生 周璐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