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花生油里塞頭發 男子因欠債想訛詐商家被拆穿
未“拆封”的桶裝花生油里漂著一根頭發,不依不饒地“以一賠十”的要求,所謂市場監管所工作人員要求商場負責人趕緊給錢賠償的電話……近日,市南區中山路市場監管所接到的一通求助電話揭開了這場頗為“戲劇”的事件內幕。原來,男青年林某因欠債想出了訛人的招數,卻最終沒逃過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的調查。
據了解,當天商場正在舉行“雙十二”促銷活動,男青年林某氣勢洶洶地來到服務臺,他一手提著花生油,一手拿著購物小票,稱在超市花125元買的一桶5升花生油里有頭發,并振振有詞說《食品安全法》中明確規定了禁止生產經營“污穢不潔、混有異物”的食品。要求超市給個說法,提出了“以一賠十”要求。李經理回應林某稱如果產品有問題一定會賠償,并讓林某到接待室等候。正當李經理“奔波”調查時,突然接到了一自稱市場監督管理所工作人員的電話,“電話里的人說話含含糊糊,讓趕快給錢解決賠償,不要給市場監督管理所添麻煩,等等。”這個電話倒是提醒了李經理,隨即打給市南區中山路市場監管所請求執法人員解決。
接報后,執法人員高巖和小李趕赴現場,首先查看了商場李經理和生產廠家提供食用油所在批次的產品出廠檢測報告,均為合格。為了進一步查清事實,執法人員又讓花生油生產廠家相關人員來到商場,據生產廠家人員介紹,他們廠的產品全部機械化生產,“根本不允許人隨意進入生產線,產品里怎么會有頭發呢?”
蹊蹺!那頭發究竟是如何進入花生油里面的?于是,執法人員對花生油包裝仔細檢查,發現在商標所貼的標簽右下角有被撕開的痕跡,并在撕開的地方發現一個很小的洞。“這是怎么回事?”面對執法人員的質問,林某有些緊張,卻一口咬定自己毫不知情。這時,商場李經理想起自己接到的自稱是市場監管人員的電話,便回撥了一下,林某的手機應聲響起……之后,商場方面撥打了110。
據了解,原來林某把標簽揭開后,在油桶上打了一個小洞,把頭發塞了進去,再把標簽原封不動地粘好,既不會漏油也不會漏氣,和原來一模一樣,不仔細看很難辨別出來。林某稱自己實在缺錢,才想到這個辦法訛錢。之后,林某被警察帶走,案件正在處理中。
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 通訊員 姜峰 李遵峰 報道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