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7月28日訊 今年以來,市商務局牢固樹立開放發展新理念,以實施國際城市戰略為引領,把推進商務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到加快商務發展新舊動能轉換上,積極培育內外貿融合發展新模式,打造內外資聯動發展新機制,推進投資貿易融合發展新體系,建立走出去與引進來互動發展新體制,商務發展保持穩中向好態勢,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消費市場平穩運行,上半年預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090億元,增長10.5%。現代國際貿易保持兩位數增長,預計實現國際貿易總額520.7億美元、增長14.4%,其中貨物進出口349.7億美元,增長19.3%;服務進出口68.6億美元,增長30.2%;境外投資貿易營銷額102.4億美元,增長10%。雙向投資保持規模發展,預計實際到賬外資48億美元,到位內資950億元,對外協議投資50億美元,全市商務發展取得了積極進展。
(一)內外貿融合發展,增強現代消費經濟驅動力取得新成效。實施全社會大消費增長“十、三、五”系列工程,拓展消費新領域、培育消費新模式、激活消費新業態。1-5月全市限上批發企業實現銷售額1871.1億元,增長33.5%;限上零售企業實現銷售額559億元,增長6.3%;限上餐飲業實現營業額21.6億元,增長12.3%。培育商貿流通與外貿跨界融合商業新業態,舉辦2017青島進口商品展等展促銷活動。實施擴進口與促消費相結合的政策機制,擴大國外安全優質消費品進口規模,1-5月青島口岸消費品進口27.5億元、增長17.5%。推進青島口岸整車平行進口,進口數量居全國第二。獲批供應鏈體系建設綜合試點城市,市政府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商貿冷鏈物流發展的實施意見》,全面構建社會化、網絡化、專業化的商貿冷鏈物流服務體系。推進“菜籃子”信息化體系建設,舉辦“農超對接”“陽光食品工程”洽談會,投放“菜籃子”政府儲備商品1.52萬噸,平抑物價保障民生。發展地鐵商業新模式,李村、新都心、五四廣場地鐵商圈加速形成。促進總部商務區和商貿集聚區轉型升級,增強時尚消費的聚集輻射能力,爭創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推進農村電商“515+X”工程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完善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已建立鎮級公共服務中心45個,村級服務站960個。
(二)內外資融合發展,創新現代產業招商推進機制實現新突破。建立“專業化招商、園區化布局、職能化服務”現代產業招商投資促進內外資聯動工作體制,制定《青島市加快實施現代產業精準招商行動計劃》及政策措施、《關于加快推進開發區改革創新進一步提升發展水平的實施意見》,加快推進從政策優惠型、行政化招商的傳統招商模式向環境優化型、資本運作型的現代產業招商“兩個轉變”。開展“千企招商大走訪”活動成效初顯,截至6月上旬,市直部門、各區市(經濟功能區)累計走訪企業1291家,其中世界500強144個、國內500強217個,新增在談、待建、在建項目590個。實施與世界500強、國內500強及行業領軍企業合作行動計劃,抓好“藍色、高端、新興”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在談項目跟進,全市累計有133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261個項目,有138家國內500強企業投資220個項目。擴大服務業和一般制造業對內對外開放,1-5月制造業到賬外資20.8億美元,占全市的66.3%,始終保持實體經濟引進投資規模優勢。建立完善外商投資四級聯動服務機制,商務行政審批及服務事項全部納入網上辦理。
(三)投資貿易融合發展,傳統對外貿易向現代國際貿易轉型升級。在商務部支持下,在全國率先建立運行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境外投資貿易“三位一體”的現代國際貿易指標體系。商務部《調研與參考》刊發《青島探索新的國際貿易統計方法值得借鑒》,國務院辦公廳專門約稿我市探索建立現代國際貿易指標體系情況。貨物貿易結構不斷優化,機電產品作為第一大類出口商品,1-5月出口542.29億元,增長28.2%,拉動全市出口增幅11.3個百分點;民營企業活力迸發,實現出口652.21億元,增長11.7%,占全市出口的53.8%;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快速成長,實現進出口30.43億元,增長75.1%。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額54.4億元,截至5月底,培育省級外貿新業態企業25家,350余家跨境電商企業具有出口實績,近20家企業在美國、歐盟、非洲等地區設立“海外倉”。服務進出口保持快速增長,研究制定省級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城市實施方案,商務部函復支持青島設立中英創新產業園,探索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在全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綜合評價中,我市名列2016年新增城市首位、全國31個示范城市前10位,進入“第一梯隊”。推進國家自貿區(FTA)戰略地方經貿合作基地建設,主辦兩期、承辦一期自貿區(FTA)政策知識培訓班,培訓行業協會、企業460余人次。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新一批改革試點經驗,一季度外貿出口自貿協定利用率達到48.6%,同比增長12.0%。
(四)走出去與引進來融合發展,形成“一帶一路”戰略合作新模式。今年以來,在境外舉辦了6場以“通商青島新絲路、經濟合作新伙伴”為主題的“絲路對話”系列經貿活動,提升了青島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合作持續升溫,1-5月中方協議投資額11.3億美元、增長49.3%,占全市對外投資總額的23.2%。加快推進歐亞經貿合作產業園區建設,海爾巴基斯坦魯巴經濟區、海信南非工業園區等6個境外合作區納入商務部重點境外經貿合作區項目庫。深化與國際經濟合作伙伴城市務實合作,今年新簽6個合作伙伴關系協議,累計與63個城市(省州、商務機構)締結經濟合作伙伴關系。發揮境外青島工商中心“窗口”“渠道”作用,舉辦國際城市建設、“三中心一基地”等主題推介活動取得積極成效。
(五)推進實施國際城市戰略取得階段性成果。落實《青島市推進實施“國際化+”行動計劃(2016-2017年)》,組織完成對各區市和市直部門(單位)綜合考核,各區市工作目標完成率均達95%以上,有36家市直部門完成率達100%。聯合北京大學國際經營管理研究所召開國際化企業經營發展研討會,提升企業國際化發展水平。聯合對外經貿大學青島研究院專家開展專題調研,著手編寫《青島市國際化經營企業案例年度報告》。
上半年,全市商務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商務發展還存在一些深層次的矛盾需要繼續研究解決,主要是:外經貿發展新舊動能轉換還不能適應商務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要;傳統商貿流通領域信息化建設的步伐還不夠快;對外貿易回穩向好態勢下進出口結構仍需進一步優化調整;受對外投資階段性管控、國內信貸緊縮、國內外城市出臺更大力度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等影響,新一輪雙向開放競爭日趨激烈。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全市商務工作將貫徹落實省十一次黨代會、市十二次黨代會和市“兩會”總體部署和要求,按照“三個突出”的工作思路,“突出現代消費經濟運行體系、突出現代國際貿易指標體系、突出現代產業精準招商體系”,抓好全年商務工作落實。一是加快推進商務發展新舊動能轉換。研究制定全市商務系統貫徹落實省黨代會精神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施意見,實施開放、外貿、消費“三大動能轉換工程”,打造“一中心兩園區”三個載體平臺,建設現代經濟發展三大體系。二是提升內外貿融合發展水平。推動供應鏈體系建設綜合試點、城市共同配送體系、商務誠信體系建設,印發《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辦法的實施意見》。辦好“青島城市購物節”、電博會等活動,引導老字號轉型升級,繁榮市場促進消費。實施“優質優價優進優出”外貿戰略,推廣“青建+”發展模式,培育10個過億美元“外貿品牌小鎮”。落實千企百展計劃,積極開拓自貿區市場,提升自貿協定利用率。三是提升雙向開放水平。出臺《青島市推進實施現代產業精準招商行動計劃》、《青島市30個現代產業專業團隊定向招商實施方案》,鞏固“千企招商大走訪”活動成果,加快建立現代產業體系。推進境外經貿園區、重點項目建設,促進海上港口合作。拓展境外工商中心全球設點布局,突出發揮新加坡、韓國、美國、日本、德國、以色列等工商中心招商平臺作用,推進籌建香港、俄羅斯青島工商中心。四是深入推進實施國際城市戰略。籌備召開市國際城市戰略推進委員會2017年第一次全體會議,籌建國際交流合作基金會,發布《青島市實施國際城市戰略綜合發展愿景報告》。全面完成《青島市推進“國際化+”行動計劃(2016-2017年)》各項任務目標。
[來源:信網 編輯:乒乓]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