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智斗勇
賓館中化裝顧客力擒大毒梟
為抓獲張某某的上線,2007年6月下旬,崔建武帶隊赴沈陽開展工作,經過艱苦的偵查,終于確定了張某某上線的身份為43歲的張某,張某已獲知了張某某被抓,衣服沒來得及準備,只穿短褲,匆忙由廣州逃回東北,不停地更換藏身之地,由大連、錦州、長春,最后逃到沈陽,期間張某走走停停,給抓捕工作帶來極大困擾。
崔建武憑借豐富的抓捕經驗,從嫌疑人留下的蛛絲馬跡著手,率專案組一路步步追蹤,最終經過連續17個晝夜追捕,經過大量艱苦的工作,2007年7月1日晚,確定了張某剛到沈陽一家賓館,崔建武率隊前往抓捕,22時許,在沈陽一家賓館洗浴中心發現目標,崔建武和同事化裝成顧客,看到張某,率先沖上去,將張某摔倒在地,在其他同事的幫助下,將其牢牢控制住,至此專案的主要嫌疑人到案。
張某到案后,自知罪孽深重,販賣27公斤毒品的下場是什么他很清楚,于是拒不認罪想求一線生機。炎熱的七月,崔建武連續4周吃、住在專案組。在強大攻勢以及鐵的證據鏈面前,面對崔建武率領的“鐵軍”,在到案后的第28天,凌晨2點鐘,張某終于低頭了。
案件破獲后,公安部、省公安廳先后發來賀電表示祝賀,該案件是當年我省破獲的最大一起販毒案件,沉重打擊了販毒犯罪分子的氣焰,打出了青島禁毒的威風。
累累戰果的背后是辛勤的付出,據了解,崔建武2006年以來加班加點共3000余個小時,主動放棄節假日休息200余天,多次帶隊赴外地執行抓捕任務,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
■轉戰多地
勇搗六個制毒工廠
2009年4月,崔建武在工作中獲取線索:30歲的闞某涉嫌在青島販賣毒品,且有制毒嫌疑。崔建武立即將該線索上報省廳禁毒總隊,成立了專案組,崔建武負責該案的具體指揮工作。這個案件被列為公安部目標案件,在兩個多月艱苦細致的工作中,他多次帶隊赴濟南、濰坊等地參與偵查工作。
當年6月30日,崔建武根據匯總的案件進展情報,果斷下令收網!專案組在青島、濰坊兩地同時行動,一舉抓獲闞某、莊某等15名涉案人員,打掉制毒工廠3個,繳獲冰毒成品約2公斤,毒品甲卡西酮228公斤,易制毒化學品麻黃堿25公斤及制毒設備一宗,涉嫌運毒汽車3輛。2009年8月1日至5日,崔建武帶領一支工作組在江蘇省某市將喻某某等3名涉案人員抓獲,打掉制毒工廠1個,繳獲毒品甲卡西酮3公斤,涉嫌運毒汽車1輛,毒資30余萬元。在獲取了進一步線索后,2009年8月24日,崔建武率專案組趕赴河南某市開展工作。26日,在當地警方的配合下,一舉搗毀2個涉嫌非法制造易制毒化學品麻黃堿的加工廠,抓獲王某等涉案人員2名,繳獲易制毒化學品麻黃堿600公斤,涉嫌運毒汽車1輛,毒資50萬元。本案共打掉制毒工廠(窩點)6個,抓獲涉案人員20名,繳獲毒品冰毒約2公斤,其他毒品200余公斤,易制毒化學品麻黃堿625公斤,涉嫌運毒汽車5輛,毒資80余萬元,及制毒設備若干。
“這些案件之所以能成功,體現了崔建武高度的責任心,如果稍微松懈,不可能破獲這些案件。”一位禁毒民警告訴記者,由于崔建武的有效協調,大大提高了專案組的工作效率。于是,這個專案成為山東省內第一個由多個地、市禁毒部門統一行動、協同偵破的毒品案件。
■一鼓作氣
連續奮戰摧毀跨國販毒網絡
崔建武帶隊連續攻克兩起公安部目標案件后,由于戰線拉得長,隊伍連續奮戰四個多月,還沒來得及休整,又獲得新的線索:外號“四哥”的青島籍男子有重大販毒嫌疑。崔建武來不及休息,帶隊又投入了新的案件偵查中,親自靠案指揮,每天都聽取案件偵查情況匯報,不斷作出新的調整,使案件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進展。又是三個多月縝密艱苦的調查、跟蹤、守候、監控,終于將“四哥”的真實身份、該團伙的成員及基本情況、販毒、運毒方式及路線、活動規律、“貨”的來源及存“貨”地點等調查清楚。
2007年8月20日,他們獲取線索,該團伙有一批“貨”將運到青島。崔建武立即組織、協調相關單位,研究行動方案,組織行動力量。各行動小組提前到達預定地點。晚7時許,根據確切情報及正確判斷,他下達了行動命令,一時間捷報頻傳。由于組織得力、指揮有當,又是一個漂亮的大勝仗,該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5名,繳獲冰毒1800余克,毒資48萬余元,運毒汽車5輛,仿真槍2支。摧毀了一條跨國販毒通道,得到了省廳領導的高度贊揚。[編輯:光影]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