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3月6日訊 2017年市林業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和全省林業局長會議精神。以推進林業供給側改革為主線,將創新發展作為基本著力點,將提高生態建設質量作為基本著眼點,著重推進實施“三個規劃”(《青島市“十三五”生態(林業)建設規劃》《青島市濕地保護規劃》《青島市北部生態屏障區建設規劃》), 抓好兩個重點(國土綠化與資源保護),促進青島市現代林業全面發展。
一、大力推進國土綠化,提高生態建設質量
以“三個規劃”為指導,完善“一軸一屏、兩網兩帶、三山三水、多極多點、生態間隔”的城市生態發展格局。一是強化綠化空間拓展,增加森林資源總量。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在平度和萊西有序推進北部生態屏障區建設;在適宜地區開展退耕還林還果,推動通道綠化和水系綠化向鄉村延伸。二是注重森林撫育經營,提高森林質量。針對區域特點,加大森林撫育和退化林分改造力度,不斷提升森林郁閉度和林木蓄積量。2017年全市計劃新增造林2.3萬畝,森林撫育24萬畝,退化林分修復改造6萬畝。三是著力鞏固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成果,持續推進“五大提升,十大工程”,按照《青島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總體規劃》要求,全面完成既定目標任務。四是探索建設國家公園。加強林業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建設管理,開展保護區違法違規集中清理專項行動,改善和擴大野生動植物棲息地。
二、繼續深化林業改革,激發林業發展活力
一是做好國有林場改革工作。按照省政府批復的國有林場改革實施方案, 10月全面完成國有林場改革,迎接省推進國有林場改革工作小組的評估驗收。二是進一步完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完善集體林權制度的意見》,爭取以市政府辦公廳名義出臺《青島市關于完善集體林權制度的意見》,推進我市林權制度改革工作向縱深發展。三是推進合作組織和協會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將其作為推進林業產業發展的基本單元和關鍵環節,成為林業新業態、新科技的試點推廣平臺,興林富農的基礎平臺和精準扶貧的前沿陣地。四是推進林業投融資機制改革。積極推行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吸引社會資本投資林業。
三、全面加強資源管護,鞏固生態建設成果
一是提升林業資源管理能力。在完成省級生態紅線劃定的基礎上,開展林地、濕地、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的勘界、定界和市級紅線劃定工作;運用生態紅線劃定工作成果,做好年度林地變更調查;簡政放權,下沉審批,將便民服務作為林業行政審批改革的重要環節來抓,全面推進網上審批。二是提升林業綜合執法能力。以嚴厲打擊涉林違法犯罪、營造平安林業為主線,結合季節特點,加強執法巡查,針對性開展嚴厲打擊亂砍濫伐林木等破壞森林資源違法行為。三是提升濕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能力。學習貫徹落實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積極配合市人大做好《青島市濕地保護條例》立法工作;年底前全面完成膠州灣(膠州段)1.1萬公頃濕地恢復修復工作;形成固化、常態化野生動物保護體制機制。四是提升種質資源和古樹名木保護能力。建設黃檀、烏桕、嶗山珍稀瀕危樹種原地保存庫3處,優良觀賞樹種資源異地庫1處。有針對性開展優良林木種質資源調查、樹木種子采集、育苗及開發利用,持續推進省級林木種質資源庫項目建設;編制《青島市古樹名木救治標準手冊》,按程序推進全市古樹名木的救治復壯及驗收工作。
四、提升應急處置能力,保障森林生態安全
一是提升森林火災消防能力。完成市級森林防火指揮中心建設,配置七區市指揮中心會議調度系統,實現市、區兩級森林防火指揮調度;細化戰區標準,制定指導性手冊,壓實四級責任,逐級建立包保責任體系臺賬;突出森林火警預防、火災撲救和救援保障三大體系建設,做好“三預”(預測、預報、預警),提高綜合保障能力;積極運用無人機巡護監測等科學防控手段,構建實時立體監測體系。規劃在大小珠山、嶗山山脈城陽部分新建水滅火點44處、防火通道125公里。二是提升林業有害生物防控能力。加強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檢疫御災、防治減災”三個體系建設。搭建立體監測平臺,規劃實施無人機監測重點松林154萬畝次;不斷擴大移動粉碎機等新技術的應用范圍,更好地促進疫木循環利用,提升除治水平;組織好“飛防”作業,有效防控疫情發展蔓延,計劃飛防美國白蛾等食葉害蟲200萬畝,松褐天牛39萬畝次。三是提升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能力。進一步完善修訂應急預案,對易感區域實施重點監測,加強業務技能培訓和應急處置演練,做好應急物資的更新、儲備。
五、優化林業供給側結構,推進林業產業轉型升級
按照國家、省出臺的《林業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部署和要求,明確我市林業產業發展的目標任務、重點項目,指導產業轉型升級。一是優化產業結構,著力推進林業提質增效。統籌調整經濟林木、種苗、花卉種植結構,以市場為導向,優化品種品質和區域布局;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促進林菌、林藥和野生動物馴養繁殖等產業的提檔升級;加強經營模式創新和新產品推介,鼓勵和扶持優秀企業,強化龍頭企業帶頭作用。二是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拓展林業產業鏈價值鏈。大力發展森林旅游產業,不斷推進林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完善森林醫院、植物醫院等項目建設;推進林產品電商發展,加快建立健全標準化管理體系,建立規范合理的服務、交易、運輸等在線網絡平臺。三是加強宏觀指導監管,規范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根據《山東省木本糧油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方案》要求,做好我市木本糧油轉型發展工作;進一步加強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查,健全監測監管制度,切實做好農藥使用登記,有效防范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發生。
六、推進林業科技創新,增強林業發展新動能
認真落實全國、全省林業科技創新大會精神,一是加強林業科技研發,聯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推進我市現代林業產業科技創新園建設,強化與林業龍頭企業科技成果共研共享互動,形成初具規模的科技創新聯盟。二是加強科技成果推廣應用,組織開展林業科技下鄉和技術服務。加強林業植物新品種權保護,保護品種權人合法權益。三是推進智慧林業建設,建立完善森林資源動態管理平臺,運用林地“一張圖”保護管理森林資源。做好森林資源第九次連續清查工作。
七、加強林業宣傳教育,提升林業社會影響力
積極推進林業與各類媒體融合發展,加強與廣播電視、網絡、報紙期刊等主流媒體合作,形成林業宣傳合力。一是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林業和生態文明建設重大戰略思想,以及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對林業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組織開展森林防火、野生動物保護等主題宣傳活動。二是認真宣傳解讀林業重大政策和重點工作部署,推出一批林業先進典型和模范人物,用榜樣的力量推動林業改革發展。
八、落實從嚴治黨要求,提升林業行業形象
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強化“四個意識”,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各項要求。鞏固拓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成果,堅定黨員干部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省、市委實施辦法,始終保持反“四風”高壓態勢,堅決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深入研究林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土綠化、資源管護、國有林場改革等各項工作,破解改革發展難題,提升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為林業改革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來源:信網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