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通道
每年進入防火期,島城各處山林都嚴陣以待,謹防發生森林山火。記者17日獲悉,從2013年起,李滄區投資1.36億元先后在世博園周邊、百果山—虎山—煙墩山一線、十梅庵片區等區域修建了防火通道及防火步道20多條,總里程達到30公里,已初步形成了全區防火通道體系,并在未來五年內得到進一步完善。
17日上午,沿著蜿蜒的山路,記者驅車來到十梅庵風景區的一條防火通道頂端。“這條防火通道去年4月份開始修建,當年年底完工。”站在山頂防火通道的盡頭,李滄區建管局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條防火通道路寬平均4.5米,兩輛對向行駛的消防車能輕松實現錯車通行,如果有緊急火患,還可以用作臨時的指揮臺。
眼前的防火通道大致修建在山谷中,長度約600米,站在頂端能一覽山下的風景。考慮到防火通道的長久穩定性,通道兩側還專門修筑了排水溝、擋墻,局部地方還設置了網格狀護坡。
“防火通道、步道以及山林水滅火系統,都是預防山林火災的重要組成部分,從2013年開始,一共投資了1.36億元,目前已經修建完成了20多條防火通道,總里程達到30公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在建的防火通道有6條,分布在畢家北頂、畢家沿山、毛公地等處,目的是讓這些防火通道能在山頭周邊構成一個防火網絡。
記者了解到,李滄區域內有百果山、虎山、棗山等12座山丘,經過多年建設,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以虎山體系、臥龍山體系、世博園周邊體系以及棗山公園周邊體系等為重點的防火通道體系,使得防火通道的通達、循環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此外,還配有專門隊伍參與防火通道的保潔與養護,設置防火警示和向導標志,確保防火通道的安全使用。
未來五年,李滄區會根據既有的防火通道網絡繼續進行完善,形成完善的防火通道體系,配合已建成的畢家上流周邊山頭的山林水滅火系統,提高森林防火保障能力。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