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第35個“愛鳥周”活動啟動。記者從活動啟動現場了解到,除了近年發現的遺鷗、震旦鴉雀等,今年3月份還發現了紅頭長尾山雀遷來青島山林繁衍,該物種屬《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目前,青島境內記錄有鳥類391種,屬于山東省鳥類種類最多 、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據了解,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南部,山海相依、植被繁茂、濕地類型多樣,擁有豐富的鳥類資源。目前,青島境內已記錄有鳥類19目58科114屬391種,是山東省鳥類種類最多、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特別是東部沿海山區森林和膠州灣大沽河濕地流域,每年春秋季節有數百萬計的遷徙候鳥過境,是亞太地區候鳥遷徙線路上的重要“驛站”。
青島市林業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嚴厲打擊亂捕濫獵候鳥行為,青島市林業局專門成立了森林護鳥隊,同時設立舉報電話,實行群眾監督舉報。而且,他們會向社會公布護鳥的部門電話,市民甚至可以直接找到護鳥的負責人。
通過民間組織的愛鳥拍鳥,近年來,青島的野生鳥類資源得到明顯恢復,新的鳥種記錄不斷刷新,包括: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震旦鴉雀;國家瀕危一級保護珍禽遺鷗;國內瀕危珍禽白鶴13只在膠州灣西海岸發現;2015年3月全球極難見到的礪鷸(liyu)近千只集群棲息膠州灣濕地,2015年冬季記錄到山東省鳥類新紀錄赤嘴潛鴨來青島越冬,2016年3月記錄到紅頭長尾山雀遷來青島山林繁衍。
記者了解到,紅頭長尾山雀屬小型鳥類,體長9.5~11cm。頭頂栗紅色,背藍灰色,尾長呈凸狀,外側尾羽具楔形白斑。是一種山林留鳥,主要棲息于山地森林和灌木林間,也見于果園、茶園等人類居住地附近的小林內 。分布于巴基斯坦、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孟加拉、緬甸、老撾、越南以及中國的自西藏、長江流域從四川東抵江蘇沿海地帶、北至甘肅、陜西、河南等省南部、南抵云南、貴州、廣西、廣東、福建等地,一般棲息于灌叢或喬木間。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浙江舟山。
另據介紹,青島開展鳥類資源調查已有十多年,每年的春、秋兩季,恰好是候鳥遷徙的季節,研究人員會在浮山、嶗山等設立觀察點。據了解,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鳥類,青島目前在冊的共有48種。長期在青島“居住”的鳥類有44種,包括麻雀、喜鵲、斑嘴鴨等。
◎七大觀鳥區域
區域一:以膠州灣為中心、輻射青島西海岸新區紅石崖、膠州營海、城陽河套的一百多平方公里的最大觀鳥區,主要觀測點分別位于河套的大沽河入海口處、女姑口的跨海大橋上、膠州營海鎮的海邊;
區域二:青島西海岸新區靈山灣,觀賞白鷺、丹頂鶴等水禽;
區域三:瑯琊臺下龍灣南側的王家灘海青灣一線,觀賞各種大型海鷗;
區域四:沙子口灣觀賞大天鵝;
區域五:即墨丁字灣觀賞野鴨;
區域六:棘洪灘水庫觀賞大雁和赤麻鴨、秋沙鴨等二十多種野鴨;
區域七:平度尹府水庫、萊西產芝水庫觀看大天鵝和各種水鳥。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劉金震 圖由 通訊員王建森拍攝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