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世界讀書日”,島城多家實體書店和購書網站都推出促銷活動,不少島城市民走進書店購書。“老年人是讀書意愿最強的群體之一,但相當多的老年人卻因為年老眼花或者患病,沒辦法進行閱讀。”昨天,青島早報和洛陽路街道辦事處商丘路社區居委會聯合組織公益活動,邀請140多名小學生和100多名大學生參加,到社區宣傳“世界讀書日”,并走進老年人家中,作為志愿者為老年人讀書。
半數受訪老人每天閱讀超3小時
“我們這些老年人上了歲數,最大的愛好就是在家里喝喝茶,看看書。”昨天,記者走訪了重慶中路、洛陽路附近多個社區和島城多家老年公寓,采訪了63名年齡在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其中超過一半的中老年人表示,自己將閱讀當成晚年生活的最大愛好。他們喜歡閱讀的書籍和報刊種類很多,其中新聞時政類書籍和報刊最被老年人青睞。
受訪的63名老人中,平均每天閱讀時間超過3個小時的就有35人,其中有7名老人堅持每天閱讀時間超過5個小時,有兩名老人常年堅持寫讀書筆記和心得。絕大部分老人閱讀的都是紙質書籍,只有4名老人用電腦或者手機在網上閱讀。“要是哪一天我眼睛花了,看不了書了,每天這么長的空閑時間,我都不知道該怎么打發。”67歲的孫琦老人說。
73歲老人家中藏書超3000本
昨天,記者走訪多家書店看到,選購書籍的市民中有很多老年人。島城一家大型書店負責人方經理表示,“銀發族”是最為穩定的一個讀者群,相比年輕人來說,老年人更舍得在書籍上花錢。
73歲的劉復盛老人家中藏書超過3000本,他經常花大價錢購買大部頭的文史書籍。劉復盛老人稱,自己從小就喜歡讀書,但當時家里沒有錢,買不了這么多書。他參加工作后就開始買書藏書。現在他每個月的退休工資有6000元,他拿出其中的3000元購買書籍。劉復盛老人稱,在自己離開這個世界時,與其留下存款或者房產給兒孫,不如把自己的藏書留給兒孫。
視力下降老人面臨讀書難
“我這輩子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但讀書的時間越長,眼睛花得越快,最近兩年我看書都要拿著放大鏡。我很擔心再過兩年,恐怕只能看盲文書了。”已經84歲的鐘鑫培老人是一名退休語文老師,他大半輩子都跟書打交道,讀書已經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但因為上了年紀,視力越來越差,只能放棄了大部分讀書時間。
洛陽路街道辦事處商丘路居委會的吳愛華主任稱,他們社區內60歲以上的老人1500多人,其中空巢老人超過300人,他們社區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不僅要照顧老年人的飲食起居,還要照料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社區居委會與周邊的大中小學聯系,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能到日間照料中心為老年人讀書讀報,解決他們讀書難的問題。
與老人結伴讀書
昨天,青島早報和洛陽路街道辦事處商丘路社區居委會聯合組織世界讀書日公益活動,邀請了長沙路小學140多名小學生和青島科技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100多名大學生參加,部分大學生和高年級小學生還作為志愿者,前往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或者社區老人家中,為老年人讀書讀報。
“給社區的老年人讀書,對我們志愿者本身也是一種提高,老人們對書籍的渴望,讓我們這些大學生志愿者深有感觸,促使我們愛上閱讀。”大學生志愿者孫雪飛堅持為社區老人讀書已經兩年多了,他告訴記者,社區里需要幫助讀書的老年人很多,但每周能抽出時間來讀書的志愿者很少,他們現在只能采取讀書沙龍的形式,挑選一本老年人喜歡的書籍,同時讀給四五名老人聽。孫雪飛希望有更多志愿者走進社區或者老年公寓,讓那里的老年人也能享受閱讀的快樂。(記者 黃飛)
[編輯:帛幼]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