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青島市科協召開八屆五次全委會,會上表彰了第十屆青島市青年科技獎獲得者。據了解,第十屆市青年科技獎共有60個單位推薦了214名候選人,經評審、公示、審批,最終50名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獲獎。獲獎者最大年齡41歲,最小年齡31歲,平均年齡37歲;其中女性獲獎者16人,占獲獎總人數的32%。
青島市青年科技獎于1997年設立,由市委組織部、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科協共同主辦,每兩年評選一次。作為“青島英才211計劃”之一,此前已經評選表彰了9屆,共有401人獲獎。
按照評選要求,青島市青年科技獎授予的是年齡在40周歲以下,為青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在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工程技術、教育教學及相關科學領域中的各類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前9屆的401名獲獎者分布在理、工、農、醫等各個學科領域和科研一線,其中有90多位“青科獎”獲獎者獲得省、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國家、山東省青年科技獎榮譽稱號等。
人物1 80后青島嫚花生賣出1個億
昨日的頒獎現場,31歲的賈玉潔成為了最年輕的獲獎者。這名80后青島嫚不僅是青島寶泉花生制品有限公司的“掌門人”,還在自己的努力下,帶著員工把花生一年賣出了1個億。賈玉潔告訴記者,別人都是科班出身,自己則是被“逼著”走上了科研道路。“我本來學的是國際貿易專業,2007年大學畢業進入公司,可以說是被推到了這個位置上。”因為公司95%產品出口,賈玉潔經常需要與國外企業接觸,要想讓客戶信任自己,首先自己得掌握技術,不服輸的她開始帶著員工在技術研發上下功夫,在她的努力下,企業每年都推出一批新產品。
“占領更大市場需要推出新產品,而新產品得依托技術,作為中小企業養一支科研隊伍又能力不足。”面對這樣的矛盾,賈玉潔先后與山東省花生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等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 2010年5月,她的公司作為青島農業大學教學實踐基地正式掛牌,與“花生教授”孫慶杰開始了深入合作,同時公司原來的多種花生深加工技術經過了賈玉潔的摸索后,也以專利的形式保存下來?,F在,她的公司已經擁有了80多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20多項,年營業額達到了1億元,2016年剛開頭,公司全年的訂單已經全部排滿。
作為一名80后青年企業家,賈玉潔說,自己從銷售干到技術再到管理,驗證了付出就會收獲的道理,下一步她將在企業文化、團隊培訓上下功夫,讓企業發展得更好。
人物2 “十佳”班主任教學科研兩不誤
如果說賈玉潔是在車間里做科研,38歲的于金鵬則是在實驗室“孵化”新技術、在教室里“培育”新力量。 2005年,從山東大學畢業的于金鵬進入青島大學工作,平時既要承擔科研課題,又要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在別人看來“壓力山大”的工作,他卻可以自如切換同時兼顧。 “從畢業開始我就帶本科生,2011年又開始帶研究生。 ”執教至今,于金鵬帶出了近4000名學生,現在同時教授4門課程,每周上課學生人數超過140人,還在實驗室里帶著5名研究生。在去年年底青島大學2015年度班主任工作表彰大會上,他憑借在學生心目中“棒棒噠”形象,輕松拿下了全校十佳班主任的頭銜。
在帶課的同時,于金鵬一直致力于交流傳動運動控制的研究,11年來,不僅獲得過青島市科技獎、山東省科技獎等多項獎勵,更先后申請發明專利4項。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個、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4個……大家都羨慕老師有寒暑假,其實周末和寒暑假,我們幾乎都待在實驗室里。 ”昨日的采訪中,于金鵬給記者數了數自己正在做的十幾個項目。作為特聘教授和博導,他既要忙課堂又要顧科研,但于金鵬認為,課堂和科研是彼此銜接的,自己一直樂在其中。
[編輯:夜樓]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