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蘿卜元宵糖球會進入開幕第二天,第二天的參會人數達39萬人次,銷售額780萬元,更上一層樓。節會上,除了品小吃,買商品,精彩的民俗表演也讓游客們應接不暇。上午9點,蘿卜雕刻大賽在海云廣場精彩上演,雕工精致的作品吸引了眾多群眾駐足觀賞。
傳統絕活齊聚海云廣場
展翅翱翔的巨鷹,氣宇軒昂的齊天大圣,艷麗多姿的鮮花……2月17日上午的海云廣場上,一個個普通的蘿卜在雕刻大師的精雕細琢下,變身成栩栩如生的雕刻作品。大賽工作人員表示:“今年蘿卜雕刻大賽的選手水平比往年都高,大部分都是各大知名酒店的廚師長。這次比賽還融合了糖藝、面塑等其他形式。”
據了解,從去年12月份開始,經過層層選拔,來自威海 、煙臺等多個城市的10余位選手從600人海選中脫穎而出,參加了雕刻大賽的決賽。選手們給自己的作品起了一個個好聽的名字,如“松鶴延年”、“年年有魚”、“龍鳳呈祥”等,還有選手為了迎合猴年主題,通過“靈猴”“大圣”等雕刻形象,向市民們送出新春祝福。
據了解,除了蘿卜雕刻大賽,節會期間還有南北元宵大賽、糖球制作大賽、民俗創意大賽、新年生肖畫大賽等活動,都會給市民亮出傳統工藝絕活兒。
現場上演蒙眼雕刻絕活兒
與往年的蘿卜雕刻大賽相比,今年大賽更具觀賞性,除了全國雕刻大師獻上獨具特色的作品,還有精彩的蒙眼雕刻表演,比賽時選手將被蒙住雙眼,僅憑感覺將手中的蘿卜雕刻成藝術品。來自威海的孫振興用紅色圍巾蒙住雙眼,用行云流水的刀工在“心里美”蘿卜上進行雕刻,不到兩分鐘,案板上就出現了一朵栩栩如生的月季花。“雕月季花我練了兩個多月。”孫師傅告訴記者,他自幼酷愛雕刻藝術,練習雕刻已有3年時間,每天練習要用掉近10個蘿卜,他手上有好幾道刀傷,都是練習時不小心劃到的。
最終,一款名為《龍飛鳳舞》的糖雕作品獲得了比賽的第一名。記者看到,這一龍一鳳盤旋在艷麗的牡丹花叢中,鳳毛和龍須也仿佛正在風中舞動,神態栩栩如生經過兩個多月的練習,孫乙輝用35斤糖完成了這款《龍飛鳳舞》。
蘿卜會首次易地,花樣多
海云廣場上的蘿卜雕刻熱鬧非凡,今年首次搬進糖球廣場附近宣化路的蘿卜展區又怎么樣呢?記者在宣化路上看到幾十車蘿卜密密麻麻地聚集在路邊,幾乎家家都在賣濰縣蘿卜。不過雖然都是濰縣蘿卜,品種卻是五花八門。記者試吃了多家蘿卜后發現,一般來說,綠色花的蘿卜水分足、口感脆爽、甜度高,有水果之感。紫色花的蘿卜甜中稍帶一點辣,水分也很高,更有傳統的“蘿卜味兒”。
來自高密的徐德峰帶來了自己種植的濰縣小青腰蘿卜。記者發現,從外觀上看小青腰蘿卜的“腰圍”要比傳統的濰縣蘿卜纖細了不少。“別看它又細又短,但是好吃啊,味道發甜。”徐德峰介紹,這種小青腰蘿卜的畝產只有兩千多斤。“雖然小青腰蘿卜要更精貴一點,但是周圍這么多攤位競爭,所以我們跟其他濰縣蘿卜一樣,都賣兩塊錢一斤。”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孫雅琴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