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6年,年齡最大的“90后”已經25歲了,這個年齡的他們很多都已經不得不開始面對“成家”這一人生主題。眼看到了年根,面對家人相親的逼迫 ,來自濰坊的小劉十分抗拒 ,一氣之下他從濰坊乘火車來到了青島 。1月23日晚,嶗山區流清河海邊,一時沖動的小劉投向了大海的“懷抱”。天寒地凍,冰涼刺骨的海水讓小劉瞬間清醒,他又重新爬回岸上推開了一戶農家的大門……
煩相親,小伙來青跳了海
1月23日晚6時30分許,家住流清河社區并經營著一家家庭旅館的紀甲地跟老婆孩子還有來家串門兒的嫂子一家四口人坐在電視機前一邊喝茶一邊聊天。突然,虛掩著的大門“吱”地響了一聲,聽到動靜的紀甲地連忙來到屋外查看:一名渾身濕透,雙手流著血水的男子站在他的面前。“你干什么!”紀甲地大聲問道。“我……我……我跳海了。”虛弱的聲音從男子不停碰撞的唇齒間擠出。
小劉家住濰坊,1月23日他乘坐火車來到青島時已是當天下午。從火車站出來,他隨意坐上了一輛公交車,一路晃蕩來到了嶗山區流清河海邊。
已經度過了兩個本命年的小劉是1991年生人,大專畢業的他已經多次被家人催促找對象結婚。為了能讓小劉盡快完成“成家”大事,家里人也多次給他安排相親,但小劉一直對相親這件事非常抗拒。本想以離家出走這種方式表達自己無聲的抗議,但久久積壓在心中的苦悶讓小劉選擇了更加極端的方式,一時沖動的他一步一步地向大海走去。
連日來南下的北風凍透了青島這座城,1月23日晚氣溫已經降到了-13℃。小劉一步步在海水中走著,冰冷到徹骨的海水逐漸讓小劉清醒起來。“當時太冷了,他穿著羽絨服,還沒完全濕透的羽絨服還有點浮力,他嗆了幾口水,可能是想著自己還太年輕,就這么死了不值當,然后他又開始往岸邊連走帶爬,”當晚出警的嶗山區公安分局流清派出所的民警張怡鳴介紹:“因為岸邊有礁石,他的手腕和手掌都在往回爬的過程中碰傷了,流了不少血。”
“他看見路邊有一戶人家亮著燈,正好人家也沒鎖門,他就推門進去求助,當時還把人家戶主給嚇得夠嗆。”張怡鳴介紹,他是19時10分左右接到的報警,5分鐘后他便來到了報警的居民紀甲地家中。
當晚8時許,拒不提供家人聯系方式的小劉被民警送到了嶗山區救助管理站。
推開門,警民攜手忙照料
1月24日下午,城市信報/信網記者聯系到了流清河社區居民紀甲地。紀甲地告訴記者,當晚6點半左右,他家的大門被小劉推開,看見渾身濕透并且手上還淌著血水的小劉他也著實嚇了一跳。“打眼一看就是個小孩兒,我家開了個旅館,當時我還以為是住店的,但一看他那個樣子也不像是正常的游客,”紀甲地說:“他全身上下都濕透了,站在那不停地哆嗦,我問他干什么,他說他跳海了。”
聽到小劉說自己跳海了,紀甲地也一頭霧水,但看著渾身濕透的小劉,紀甲地覺得小劉應該沒有撒謊,他也打消了小劉是壞人的顧慮。“有可能是體力透支了,加上渾身濕透天氣又冷,他不停地哆嗦,站都站不住了,我趕緊把他扶進屋里。”紀甲地說。
情急之下 ,紀甲地也顧不得那么多了,一看都是大老爺們 ,他把小劉帶到生有煤氣爐子的廚房,幫他脫去身上早已濕透冰涼的衣褲,并給小劉洗頭、擦拭身體。“我看他身份證上寫著家是濰坊的,心想這種事兒咱自己也處理不了,就趕忙讓家里人幫著報了警。”
經過紀甲地的精心照顧,小劉逐漸緩過了勁兒 。好心的紀甲地擔心小劉肚子餓,提出給小劉煮面條吃,“他說他剛吃過面條,紀甲地就把家里蒸的雕花饅頭拿出來給他吃。”當時在場的民警張怡鳴介紹。由于小劉拒不提供家人的聯系方式,無奈之下 ,紀甲地給小劉換上自己的保暖衣物后,民警把小劉送到了嶗山區救助管理站。
1月24日下午,城市信報/信網記者聯系到了救助站的工作人員孫師傅。孫師傅介紹,小劉被送到救助站后精神很好,手上能看到明顯傷痕,“我問他這是怎么了,他就只是笑著搖頭不說話”。
救助站的工作人員把小劉換下來的打濕的衣物清洗干凈后晾干。第二天一大早,換上自己衣物的小劉在救助站吃過早餐后,乘坐火車離開了青島。 文/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張越圖片由警方提供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