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在小區不知被誰刮了;家中物品莫名丟了……這些事情如今也可以調取監控查看了。記者昨日了解到,市北區針對背街小巷、社區樓院開展了視頻監控“星火工程”建設。截至本月,該區已經投入900萬元建設安裝了3000個視頻監控探頭。通過人防、技防、物防的“三防工程”,今年市北區刑事警情同比下降了 12.07%,為居民們營造了一個安全、宜居的生活環境。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于波
進展 監控探頭覆蓋街頭巷尾
早在今年年初,市北區開始在主要干道、重點場所視頻監控“天網工程”的基礎上,針對背街小巷、社區樓院開展視頻監控“星火工程”建設,即投入900萬元建設3000個視頻監控探頭,由社區進行日常管理,與“天網工程”在點位上實現相互補充。
據市北區綜治辦工作人員介紹,以往背街小巷是社會治安管控的盲點,這次廣泛遍布的“天眼”,可以有效地將背街小巷及社區樓院治安狀況“盡收眼底”,目的是解決背街小巷社會治安管控難題。 “就在這個月,我們小區門口就有了監控探頭,我仔細一看上面還寫著‘市北天網’,這下住在這個小區也更放心了。 ”在登州路街道豐盛路社區住了20多年的周女士說,之前聽說有鄰居在白天家中失竊,現在有了監控探頭,進出樓院的人拍得都很清楚,小偷也不敢亂來了。記者在該處開放式小區看到,在小區進出的大門口的電線桿上,裝上了一個球形的探頭,像一雙黑色的“大眼睛”,盯著進出小區的人。
作用“天眼”幫忙解鄰里糾紛
在本次“星火工程”建設中,安裝的“天眼”除了用于公安機關調取視頻監控偵破案件外,廣大居民也可以到所在社區提出申請,查看所關心的視頻監控圖像,這樣一來能夠為居民們解決一些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提供有力的證據。
市北區浮山新區街道辦事處今年專門在社區重點部位安裝監控探頭70個,并整合物業公司等單位安裝視頻探頭76個,還在樓院、治安復雜區安裝了132處監控探頭。“現在我們在小區的停車場出入口也安裝了監控,就在前不久探頭就幫了大忙。 ”浮山新區街道辦事處負責人告訴記者,當時有兩名居民因為停車時的刮擦有了矛盾,由于說不清楚到底是誰的責任而起了爭執,正好停車場的入口剛剛安裝了探頭,他們就一起來到街道辦事處的監控中心,很快就調出了當時刮擦的視頻,這下雙方就明確了責任。
記者從浮山新區街道辦事處了解到,解決車輛刮擦、居民物品丟失等問題經常要靠調取監控視頻,今后還將進一步加大監控探頭的覆蓋密度。
新招 社區實行網格化管理
今年,市北區還開展社會治理“三化三進”工程,將135個社區劃分為1053個網格,實施綠色、橙色和紅色網格分類管理,為網格配了 “1+1+2”工作團隊,即1名網格警、1名網格員、治安巡邏隊和志愿服務隊,為每個橙色和紅色網格配備1名網格警共540名,實現了“一網格一格警”的警力配置。
除專業警力外,穿梭于各個社區樓院的治安志愿者隊伍成為社區安全巡防的重要力量。在市北區海倫路街道、遼源路街道、遼寧路街道等19個街道,都有一支治安志愿者隊伍。他們白天在小區戴著袖標巡邏,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小區的安全,尤其是開放式無物業的老小區。
此外,為緩解目前社區治安志愿者年齡老化、僅限于白天參加義務巡邏等問題,市北區把從事街面工作時間跨度大的泊車員和環衛工人,也一并納入到治安志愿者群體中,還為沿街180余個泊車亭安裝了警示燈,把泊車亭作為治安志愿者工作站,進一步開辟了治安巡防新的前沿陣地。
管道免費安裝10萬米防攀刺
“根據前期的研判,一些入室盜竊的不法分子大多會利用居民樓的管道實施盜竊。 ”市北區綜治辦負責人介紹,因為通水、通氣等公用事業施工的需要,居民樓墻體外有各種管道,在那些爬樓入室盜竊的犯罪分子眼里,這些管道成為他們攀爬的“助手”。為此,今年市北區在安裝視頻探頭的同時,還投入經費200萬元,為全區高發案社區樓院安裝共計10萬米防攀刺,并聯合各派出所免費為居民安裝窗戶防拉栓,進一步有效防止入室盜竊案件的發生。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