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金價跌跌不休,7月前四周,黃金價格持續下跌,并一度跌破1100美元/盎司,創五年以來新低。受此影響,國內黃金價格也開始下調。不過相比2013年金價下跌引發的炒金熱,如今“中國大媽”顯得理性許多,她們并不急于出手。
抄底熱潮并未再現
上周一,國際金價“閃跌”50美元,最低觸及1073.28美元/盎司,國際金價的下跌也已經傳導到中國黃金消費市場,島城一些金店的黃金飾品單價也應聲下跌。不過雖然金價下跌,中國大媽卻并不急于“抄底”。
“雖然現在黃金價格比較低,但是還得再看看接下來怎么走,萬一抄在半山腰咋辦?”2013年4月,市民李女士參與了 “中國大媽”炒金熱,她記得當時不少老姐妹都是搶購黃金“抄底”。不過如今她表示自己 “這回長記性了”,因為她現在還是套著。“不抄底了,前年金價420元/克買的,現在還是套著。”市民田女士表示黃金價格再低也不敢買了。有數據測算,2013年“中國大媽”抄底黃金的平均成本在每克300元左右,如果持有到現在,這些中國大媽還沒有賺錢,每克仍至少虧損70元。可見被套的中國大媽對黃金仍然心有余悸。
“現在是淡季,沒有什么搶購潮,黃金飾品銷售也很平穩。”島城一家金店的負責人表示,此前股市大漲,引發過一股黃金消費熱潮,但是如今股市調整,黃金銷售又復歸平靜。記者采訪了多名市民,發現盡管七月份黃金大跌,但是出手購買黃金的市民寥寥。一份數據顯示,如今國內黃金消費漸趨理性,今年第一季度,盡管有春節這個因素,中國黃金飾品購買量仍下降了10%。
黃金理財主流看跌
除了實物黃金,以往黃金市場火熱的時候,還有各種掛鉤黃金的結構性理財產品、紙黃金、黃金QDII等可供投資。不過記者注意到,隨著黃金價格的一路下跌,銀行推行黃金理財產品的積極性也開始下降。2008年后,許多銀行一度作為重點業務推介的紙黃金炒作及實物金的炒作業務,如今已經是銷聲匿跡。有銀行業內人士表示,紙黃金沒有做空機制,因此傷害了不少做多黃金的客戶,銀行現在也不再推介這項業務了。
近期國際金價大幅走低,與黃金掛鉤的銀行結構性理財產品收益也遭遇不同程度影響。“由于對未來的國際金價走勢不樂觀,因此我們現在主要購買看跌型的黃金理財產品。”市民周先生一直關注黃金理財。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部分商業銀行對于黃金走勢也是看跌,比如之前有銀行一般都是發行“一跌、一漲”兩款同期產品,但是今年4月以來發行的掛鉤黃金的結構型理財產品幾乎都是看跌型產品。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黃金類結構型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量達61款,其中,58款為看跌型產品,大部分為保本浮動收益,投資期限多在2至3個月。
●建議
按需所求 適度投資
本周一國內A股市場大跌8.5%,是2007年2月27日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與此同時黃金市場則一度回升至1100美元/盎司上方。分析人士認為,避險需求和投資者們逢低買入對黃金市場提供了支撐,不過有關機構和專家對黃金后市的看法仍不樂觀。國際知名投行高盛預測,2015年年底,金價將在逾六年來首次跌破1000美元/盎司。荷蘭銀行和法國興業銀行也都預測,金價將持續走弱,年底前逼近1000美元/盎司。
“當下我們仍然維持低配黃金的建議。”島城一家銀行的理財經理表示,近期黃金價格連續承壓下行,已導致市場對黃金信心大幅下降。短期內金價在利空氛圍的主導下易跌難漲,未來仍有進一步走跌的可能。此外,美聯儲加息預期將導致利率上升、通脹受抑制、美元走強、新興市場經濟放緩限制需求增長等因素,都利空黃金。
不過,雖然目前黃金市場受到普遍唱衰,但是遭遇銀行危機、系統性風險和其他風險時,實物黃金仍是重要金融保險資產。對此,有業內人士建議,如今購買黃金還是從各自需求出發,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要是個人佩戴或者適度投資理財的話,可以入手一些,但不建議大量購入。 記者 王曉磊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