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工商銀行、交通銀行先后披露2014年年報。截至目前,除建設銀行外,五大國有銀行中另外四家都已經交上了各自的業績“成績單”。四家大行凈利潤增幅均停留在個位數,增幅明顯減速。而從此前各股份制銀行發布的年報可以看出,2014年國內商業銀行利潤增速普遍下滑。業內人士認為,在利率市場化和互聯網金融的沖擊下,利潤增速放緩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銀行業發展的趨勢。
■凈利增幅農行中行首次未達10%
年報顯示,2014年工商銀行實現凈利潤2763億元,比上年增長5.1%。實現基本每股收益為0.78元,比上年增加0.03元。與此同時,工商銀行也確定了2014年的分紅方案,每10股稅前分紅2.554元。
而交通銀行實現凈利潤658.50億元,同比增長5.71% 。此前,3月24日農行在香港發布2014年年報,打響了國有銀行年報“第一槍”。農 行年報顯示,全年實現 凈利潤1795.10億元,同比增長8.0% 。3月25日,中國銀行也交上了2014年年報,中行實現凈利潤1659億元,同比增長8.08% 。
截至3月26日,五大國有銀行中,除建行外均發布了2014年年報。四家銀行凈利潤增幅均未超過10% ,其中,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均是上市后凈利潤增速首次跌入個位數。
而銀監會數據顯示,2014年商業銀行凈利潤1.55萬億元,同比增長9.65% 。在此前的2008~2013年,凈利潤增速分別為30.6% 、14.57% 、34.5% 、36.3%、19%和14.5% 。這意味著中國銀行業的凈利潤增速連年下降,并跌入個位數。
實際上,兩家大行利潤增速放緩并沒有出乎業內人士的預料。此前,多家券商研報預測,在利率市場化改革和互聯網金融的沖擊下,2014年A 股上市銀行增速就將降至8%左右。而2015年,國內商業銀行整體凈利潤增速將繼續放緩。廣發證券研報指出,2014年11月的首次降息對銀行2015年1季度息差影響較大,而今年2月底的再次降息,對年內息差將產生直接下行影響,預計2015年行業利潤增速進一步放緩至3% 以下。
■利息收入降息降準沒產生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經歷了降息和降準等政策調整,預計銀行業整體息差將有所縮小。但2014年中行和農行息差收入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中行全年實現凈利息收入3211億元,比上年增長13.23%,凈息差為2.25%,較上年提高1個基點。而農業銀行實現凈利息收入4298.91億元,較上年增加536.89億元,占營業收入的82%,凈息差為為2.92%,比上年提升13個基點。
農業銀行方面表示,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有效把握市場投資機會,在市場收益率較好時段重點加大投資力度,投資業務收益率水平顯著提升;另一方面持續優化信貸結構,強化貸款定價管理,貸款平均收益率有所上升;再者發揮負債業務優勢,有效控制資金成本。
■存貸款小微貸款顯著提高
雖然受到余額寶、貨幣基金等互聯網理財方式的沖擊,但各大銀行存款余額仍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截至2014年年末,中行新增存款7874.37億元,增長7.80% 。農業銀行新增存款7220億元,增長6.1%。
而在貸款方面,工商銀行2014年境內分行本外幣貸款比年初增加9273億元,增幅為10.1% 。農業銀行新增貸款8734億元,增長12.1% 。值得注意的是,在相關的扶持下,各行小微貸款增幅明顯。截至2014年年末,工商銀行小微企業貸款和個人類貸款余額已經超過4萬億元,占境內人民幣貸款的比重已接近50%。農業銀行2014年新增小微企業貸款1616.19億元,個人貸款增加3033.34億元,其中個人住房貸款占比為85.3% 。
■創新業務海外業務成新突破口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各大銀行都把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等作為業務發展的重點。從年報中,各大銀行電子銀行已全面覆蓋各項業務。比如,農業銀行電子銀行金融性交易占比達89.6%。交通銀行電子銀行業務分流率也達到83.13%。工商銀行“融e購”電商平臺,對外營業14個月時間,注冊用戶已達1600萬人,累計交易金額突破1000億元,交易量進入國內十大電商之列。
此外,海外市場已成為銀行業務發展的又一個主戰場。年報顯示,2014年末,中行海外資產較年初增長了18.11%,海外資產占比達到27.41%,海外機構稅前利潤貢獻度達到22.98% 。交通銀行2014年,境外銀行機構總資產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多倫多代表處、盧森堡子行、布里斯班二級分行三家境外機構獲批。。而工商銀行的境外網絡已經覆蓋全球41個國家和地區,2014年境外人民幣清算業務量累計超過37萬億元,是2013年的13倍。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