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上市僅三天的新三板指數之一——三板做市指數,就遇上了令人質疑其指數編制的事情。天風證券員工誤將6.8元的價格輸入成68元,僅成交1000股,就讓三板做市指數盤中大漲18%,不免讓人懷疑新三板指數是否太容易被操縱。對此,業內人士認為,由于新三板不設漲跌幅限制,而且交易系統的價格監控功能尚不完善,所以導致這種漏洞發生。
新三板指數波幅大
上周五10:07,新三板做市指數瞬間從1717點調漲至2028點,漲幅約為18%。原因在于,三板做市指數的一只成分股——紅豆杉出現異動。該股在同時間出現一筆68.40元的成交,股價瞬間漲幅約為852%。當日晚間,天風證券發布公告稱,由于交易員下單失誤,將其做市股票紅豆杉買入下單6.8元/股下錯為68元/股,并成交1000股,造成了上午的異動。
據悉,新三板做市指數是從新三板100多只采用做市轉讓方式進行交易的股票中選取,目前有105只。三板做市指數發布后,因為流動性好過三板成分指數,也成為資管機構在試圖設計新三板指數產品的首選。截至3月20日,根據官方數據,占總數不到1/10的做市股票,成交額占了新三板總成交額的65.7%,顯示做市轉讓已經取代協議轉讓,妥妥地成為了新三板的主流交易方式。
“烏龍指”的出現,令人產生了質疑。一位普通的投資人士表示,一筆不足七萬元的成交,竟然讓指數出現如此巨大的漲幅,是不是說明新三板做市指數日后很有可能被人操縱?例如在個股上以高價對敲,然后利用指數的漲幅套利獲利。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新三板的交易系統風控有待完善。根據做市指數的編制方案,指數主要與成分股的調整市值有關,而股票的調整市值=股價×流通股本數×權重上限因子。而上海一家私募的新三板投資負責人表示,新三板沒有漲跌幅限制,所以如果一筆報價偏離度太高,雖然下單量很少,但是股價也能被拉高。
新三板“烏龍指”常見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得知,新三板“烏龍指”并不少見。上述私募人士告知,實際上新三板出現烏龍指比較常見,但是因為交易量比較小,所以沒引發關注。“我們自己有時也下錯單,報價差個1倍2倍,但是像天風證券這次差10倍比較少,比較夸張。”實際上,就在“紅豆杉烏龍指”事件的同一天,新三板第一大市值股“九鼎投資”也出現了一筆疑似烏龍指。14:48,本來上一筆交易還在9元/股的九鼎投資,突然出現一筆99元/股的報價,股價瞬間漲幅達到1017.38%,“估計本來要報9.9元,結果報成了99元。”上述PE系公募公司投資經理介紹,但因為不在做市股票名單中,所以當時沒有引起做市指數漲跌幅變動。
北京一家剛發了兩只新三板產品的公募基金公司的專戶負責人指出,“烏龍指”事件的出現,說明一些機構內部風控不嚴格。“在我們這里,報價區間嚴重偏離的單子是沒法發出指令的,因為在系統里對報價偏離度進行了設置,不能偏離上一筆成交價的5%-10%。”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表示,烏龍指事件容易給指數投資者帶來嚴重損失,必須是公司內部做好風控,同時監管層通過嚴格處罰進行威懾,如同去年證監會對光大烏龍指事件進行高額處罰才能防控。
雖然近期公募投資新三板政策即將落地,但是業內人士認為,在新三板投資門檻降低、指數產品出爐之前,應該會有相關監管細則出爐。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