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消暑神器“冰墊”賣得紅火 ,但是質量問題卻不盡如人意。從不同電商平臺上購買的4件冰墊進行甲醛和重金屬測試,發現均釋放出甲醛,且測出鉛、鉻 、鎘等重金屬。除了“冰墊”,目前還有很多號稱消暑神器的物件正在網上熱銷,如降溫圍巾、冰袖等,它們雖然能讓人有即時的涼爽感,但卻對健康有著不良的影響。
防暑降溫圍巾引發供血不足
目前,有款“防暑降溫圍巾”正廣受追捧。25歲的張先生說,自己上班時需要穿著正裝,在室內時還沒什么問題,可一旦走出了室外,那感覺立馬就同蒸桑拿沒兩樣。“剛買的‘防暑降溫圍巾’質地很輕,內部吸水性樹脂可吸入冰水,浸泡在水中后可冷卻10小時以上,佩戴起來的確涼快不少。”陳女士上個月在網上買了一條防暑圍巾。戴上這個圍巾確實能降溫,且自從有了防暑圍巾,脖子上就再也沒有流過汗。可是好景不長,6月下旬,她偶爾感到頭暈,后來情況越來越明顯 。前些天到醫院檢查后發現,是因為長時間使用降溫圍巾,使頸部溫度過低,周圍血管壁收縮、血液循環減慢,進而引發大腦供血不足。
冰袖網上銷售火爆
《奔跑吧!兄弟》中明星們錄節目時戴著冰袖,看起來效果還不錯,于是很多人上網買了“明星同款”。在淘寶網輸入“冰袖”,商品數達4.91萬 ,價位在十多元到上百元不等,月銷量高的商家銷量過萬 。在一家銷量7萬多的賣家處,記者看到,商家稱這是韓國進口冰絲防曬袖,且是高端純凈冰絲環保材料,可以隔離紫外線,戴上立刻降5℃ ,在室內穿可以有低于常溫的涼爽感,車上開空調后會更涼一些等,眾多賣點促使其熱銷。有評價稱,“使用后感覺還是很舒適的,防曬效果也不錯,雖不至于有冰的效果那樣夸張,有風的時候也會感覺涼絲絲的,比較解暑。”
防暑神器“制冷”原理各不同
這些“避暑神器”是何種成分和原理?仔細看了一下發現各不相同,比如,降溫冰巾內部含有冰晶顆粒,遇水后會產生冰涼效果,可以繞在手上,戴在脖子上,也可以綁在額頭上,不僅吸汗,也起到降溫功效;網上一款冰墊是這樣說明的 ,采用相變恒溫材料作為填充物,通過不斷吸收熱量逐漸液化,以此方式對人體降溫。還有一款冰貼,是暖寶寶的姐妹款“冰寶寶”,商家把它命名為“冰貼”,主要成分為薄荷和高分子水凝膠。利用物理原理,通過膠體中所含水分的蒸發帶走多余熱量,降低人體體表溫度。
“長時間使用這些降溫產品,會打亂人體內溫度的自動調節功能,建議市民最好不要隨便使用這些降溫商品。”急診科專家指出,人體內部有著一套精密的自我溫度調節系統,通過多種方式綜合性調節體溫。如果長時間在局部機械、單一地使用一些快速降溫產品,會使身體局部體溫迅速降低十多攝氏度,導致局部血管壁收縮,血液循環降低,調節受阻,打破人體內部溫度調節的平衡機制,最終影響到整個人體的溫度調節功能。
建議:老人、女性及肩周炎患者謹慎用
“防暑神器”很貼心很神奇,不過,無論何時健康都是最重要的 ,那么,應該如何舒適又健康的使用呢?
夏季炎熱,人體正常體溫在36.5℃~37℃,當體溫下降時,新陳代謝率會降低,不利于健康。中醫院專家提醒,人體腹部如果溫度過低,還會引起腸系膜血管痙攣,一些年紀大的老人或者脾胃虛寒的人容易拉肚子。女性在月經期間坐在冰墊上,可能造成痛經,頸椎不好的辦公室人員也不能長時間靠著冰枕。
專家指出,冰墊、冰巾采用的是物理降溫方法,患有輕度的肩周炎、頸椎病的網友在使用了冰墊之后最好不要再吹空調;若是患有比較嚴重的頸椎病的朋友,最好不要使用冰墊。而司機朋友離開座位時最好把冰墊移到陽光曬不到的陰涼處,這樣才能使冰墊保持更長時間的低溫,回到家后把冰墊放到陰冷的環境里降溫以備再次使用。此外,冰墊的外套一般采用聚氯乙烯材料,有些人可能會皮膚過敏,所以如果要用冰墊,一是使用時間要把握好,還有就是外面最好包一層棉麻等天然織物。宗禾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