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失眠、腰酸背痛、腸胃不好……這些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讓人感到煩惱,但對不少人來說,出現這些問題就去醫院顯得不實際。24日,海慈醫院理療科副主任醫師姜美香介紹說,對于像感冒、頭疼腦熱 、腰酸背痛、耳鳴等比較常見的癥狀,市民不妨試試按摩相關穴位,或許不用去醫院就能有所緩解。
姜美香介紹說,中醫認為,通過穴位按摩,可強身健體百病不生。這是因為穴位按摩可疏經絡、調節人體機能、平衡陰陽,進而達到防治各種常見小病 、延年益壽之功效。需注意的是,不同的穴位按摩具有不同的功效,如按摩列缺可補腎。
姜美香也提醒說,針對網上不少介紹說,高血壓、心絞痛等也可以通過按摩得到緩解,對這樣的消息,市民需要小心對待,“高血壓、心絞痛畢竟是大病 ,來的時候很突然,這個時候就不要再用按摩的方式,直接去醫院最安全。”
1 保護心臟:按摩內關穴
內關穴有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等作用,因此經常成為中醫醫治心臟系統疾病以及胃腸不適等病癥的首選大穴。內關穴取穴方法為:伸開手臂,掌心向上。然后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間有兩條筋,心包經上的內關穴就在離手腕第一橫紋上兩寸的兩條筋之間。
按摩方法:日常按揉內關穴,無論是走路還是閉目養神,都可以操作,對于調節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氣,稍微有酸脹感即可。
2 補血養肝:按摩血海穴
血海位于大腿內側,請坐在椅子上,將腿繃直,在膝蓋內側會出現一個凹陷下去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則有一塊隆起的肌肉,順著這塊肌肉摸上去,頂端即是血海穴。按摩血海穴可補血養肝。
按摩方法:每天上午的9~11時,做一次舒舒服服的按揉吧。這個時辰是脾經經氣運行最旺盛的時候,人體的陽氣也正處于上升趨勢,所以直接進行按揉就好了。每一側3分鐘,要掌握好力道,不易大力,只要能感覺到穴位有微微的酸脹感即可。
3 腰酸背痛:按摩委中穴
委中穴取穴方法為:屈腿時,膝關節后側也就是窩的位置出現橫紋,而橫紋的中點處即是委中穴。按摩委中穴,同樣可起到治療腰酸背痛的功效。
按摩方法:對于委中應采取點按的方法,一點一放,同時與腿部的屈伸相配合。這樣做不僅可以治腰痛,還能有效解除腿部的酸麻和疼痛,對一些下肢疾病都有很好的保健護理作用。
4 吃多了促消化:按摩天樞穴
天樞是胃經上的一大要穴。位于肚臍旁2寸處,與肚臍同處于一條水平直線上,左右各有一穴。另外,天樞是大腸的募穴。所謂募穴就是集中了五臟六腑之氣的胸腹部穴位。因為與臟腑是近鄰,所以內外的病邪侵犯,天樞都會出現異常反應,起著臟腑疾病信號燈的作用。從位置上看,天樞正好對應著腸道,因此常按摩天樞穴,必然會促進腸道的良性蠕動,增強胃動力。
按摩方法:在具體按揉時,可以采用大拇指按揉的方法,力度稍大,以產生酸脹感為佳。
5 治失眠:按摩神門穴
神門穴位于手腕內側(掌心一側),小指延伸至手腕關節與手掌相連的一側,是針灸經常取用的穴位之一。按摩神門穴對于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按摩方法:用手指按揉神門穴,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脹感。
6 治痔瘡:按摩長強穴
長強穴位于尾骨尖端下,尾骨尖端與肛門連線的中點處。長強穴屬于督脈,可治療痔瘡、脫肛、便秘、腰疼等疾
病。常按摩長強穴,配合承山穴治痔瘡效果更好。
按摩方法:患者俯臥,雙腳稍稍分開,用手指揉、按壓長強穴,每次揉4分鐘,雙手交替按摩。每日2次。
7 治便秘:按摩腹部
從中醫角度講,便秘分為實癥和虛癥。實癥為積熱上火,多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常由吃火鍋、食辛辣、熬夜等因素引起。虛癥主要是氣虛陰虧,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主要是脾胃不合導致的。
按摩方法:腹部按摩可預防便秘。早晚按摩腹部:可站位,也可仰臥位,左手掌按于臍部,右手疊壓左手上,先向順時針方向旋轉腹部81次,再向逆時針方向揉腹部,次數相等,呼吸自然。
8 治腸胃疾病:按摩膈俞穴
腸胃不好的人可按摩膈俞穴。膈俞穴位于背部 ,第七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膈俞穴屬于足太陽膀胱經,可治療胃痛、嘔吐、厭食、便血、咳嗽 、氣喘、盜汗等疾病。
按摩方法:患者臥位,用兩手手指指腹端按、揉壓膈俞穴。每次2分鐘左右。
9 治療皮膚瘙癢:按摩百蟲窩
冬天氣候干燥,全身癢得難受,嚴重的時候,小腿前面和胳膊上的皮膚還會出現魚鱗樣的改變,瘙癢無比,這都是干燥惹的禍。這時可按摩百蟲窩穴。屈膝,在大腿內側,髕骨的內上緣向上約一掌(四指并攏為一掌)處為經外奇穴百蟲窩,它在足太陰脾經的循行線上,臨近血海穴。按摩百蟲窩穴可以活血止癢。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用力點按百蟲窩穴,直到局部有酸脹感后放松,隔幾秒鐘再繼續點按,瘙癢即能止住。
10 失眠睡不著:按摩神門穴 、足三里穴
神門穴是手少陰心經的穴位之一,位于腕部 ,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主治心病,心煩,驚悸,怔仲,健忘,失眠,癲狂癇,胸脅痛等疾病。足三里穴位于腿膝蓋骨外側下方凹陷往下約4指寬處,即膝關節處有一個髕骨,髕骨下兩邊有兩個坑,叫膝眼穴,內側的叫內膝眼,外側的叫外膝眼,從外膝眼開始,往下,四個指。脛骨的前邊一個指頭寬,然后四個指頭在外膝眼的下面 ,這個位置就是準確的足三里穴。
按摩方法:被失眠所困擾的市民,可以選擇按摩這兩個穴位。每次2分鐘左右。
11 耳鳴記憶力下降:按摩百會穴
百會穴有開竅醒腦、回陽固脫的作用。配腦空、天柱,可疏風散邪,主治頭痛;配復溜、后溪,可滋陰潛陽、醒腦開竅,主治眩暈;配復溜、行間,可育陰潛陽、疏風止痛,主治頭痛、眩暈;配行間、聽會、復溜,可滋陰清熱、醒腦開竅,主治耳鳴。
按摩方法:按摩百會穴3到5分鐘,配合揉搓耳前耳后3到5分鐘,可緩解耳鳴和記憶力減退的癥狀,老少皆宜。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張鵬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