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新興城區,浮山后已變身成為了全市最大的居住區,根據建筑面積的測算這里將成為30萬人口的家。浮山新區街道轄有20多個小區,樓座數量達到了600多座,其中有220個樓座尚屬開放式小區,主要集中在浮山后二、四、六小區。隨著人口流動性加大,開放式小區慢慢顯露出了弊端:停車位難尋、安全系數低、環境衛生難清理等。對此,浮山新區街道辦著手實施居民樓院劃片封閉,計劃利用3年的時間,讓220棟樓座全部“收納”進封閉式小區內。
“浮山后二、四、六小區都是當年棚戶區改造的安置房,住戶一般是在1998年至2003年期間搬進的。 ”浮山新區街道辦綜治辦主任關健介紹,這些安置房都是開放式的,管理起來難度很大。 “為了讓住在開放式小區的居民更加有安全感,我們開始著手劃片封閉。”關健說,街道辦將開放式樓院逐步封閉工作納入街道書記項目,主要是在開放式樓座周圍設置隔離柵欄、圍墻,安裝進出大門,配建保安崗亭。
進展 32個樓座率先試水
目前,該街道辦已將32個開放式樓座進行了封閉,新成立了3個小區。其中,位于勁松三路上的錦湖雅苑小區,是將浮山后六小區的8個開放式樓座進行了封閉管理,大大降低了入室盜竊案件的發案率。浮山后六小區共有80個開放式樓座,為何單單選擇了其中的8個進行封閉管理?關健說,由于這8個開放式樓座緊鄰兩條主干道路,便于小偷逃脫,以前多次發生入室盜竊案。從去年開始,街道辦著手在樓座周邊建起了圍墻、柵欄,還安裝上了大門,設置了門禁,禁止外來人員隨便進入小區。 “‘錦湖雅苑’這個新小區的名字是居民們投票決定的,居民們都很喜歡。”關鍵說。此外,浮山后六小區還有15個開放式樓院實行了封閉式管理,取名為“錦鯉苑”。至于封閉后的物業管理問題,記者了解到,這些封閉后樓院的區域保潔等由原物業公司進行管理,街道辦重點對新小區內的綠化、路燈等設施進行完善。
措施 實現亮化增加監控
正在等待實施封閉式管理的樓院,如何保障安全?對此,浮山新區街道在市北區推進的“三化三進”工程中,將開放式社區劃分為47個管理網格,并分別標注為橙色或綠色。據了解,橙色代表了一定的發案、有少量重點人員、管理基本到位,群眾滿意度較高的區域。綠色則代表了發案少、秩序好、管理到位,群眾滿意度始終較高的區域。 “對橙色區域,我們會聯合公安加強巡邏。 ”關健說,考慮到案件多發生在黑暗無燈區域,目前街道已安裝70余盞路燈,下一步準備再安裝94盞路燈,重點亮化開放式小區、背街小巷。
針對夏季容易發生爬窗入室盜竊的情況,街道辦還為開放式社區居民免費發放了1200個防拉栓。此外,他們還投入了80萬元,在社區重點部位安裝監控探頭70個,整合物業公司等單位視頻監控探頭76個,近期還將新設132處監控探頭,覆蓋主要干道、樓院、治安復雜區。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