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街邊售賣安全套的店鋪。
我國每年要用50億只安全套。為加強監管,自去年始國家要求,售賣安全套需備案。然而,記者調查發現,無論是超市、成人用品店、賓館還是網店都在售賣,少有備案,質量更是優劣難辨。
16日,我省啟動為期半年的醫療器械專項整治,將對公眾關注的美瞳、定制式義齒和使用量較大的安全套、體外診斷試劑、一次性使用輸注器具等五個醫療器械產品進行重點整治。
現狀 安全套合格率 一直不高
“一開始不好意思到人多的地方買,就找那種小店,后來害怕小店買的質量有問題,就到大一點的超市或者藥店買。”說起購買安全套的經歷,26歲的孫寧有些靦腆。
隨著人們性觀念的開放和安全意識的提升,安全套已成為很多適齡男女的必需品。本來,作為避孕和預防傳染病的有效方式,安全套使用量不斷增加是件好事,可市場上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安全套存在很多不安全。
記者調查發現,路邊許多小商店,甚至自動售貨機等都售賣安全套。在省城文化路附近一家售賣安全套的小店,記者發現,該店只有工商證件,而沒有銷售安全套的相關證件。售賣的安全套有各種品牌,價格也是從幾元到幾十元不等,有的包裝上已落滿塵土。
除了實體的店鋪,網上售賣安全套的店鋪更是數不勝數。這些網店銷售的安全套品牌各異,價格也是千差萬別,從幾元一盒到幾百元一盒不等。近年來,各地相關部門抽檢顯示,安全套的合格率一直不高,并且破獲了不少制售假冒偽劣安全套的案件。
例如,去年江蘇查獲一個假冒安全套制售窩點,所產217萬盒假冒劣質安全套流向江蘇、山東、廣東、江西、河南、河北、北京等七個省市。湖南破獲的“4·23”非法制售安全套案件,更是查獲3000萬盒左右的非法安全套。
調查 有關安全套的投訴幾乎沒有
“我上次在網上買了盒安全套,比實體店便宜一半多,可后來發現有個洞,氣死我了。”說起偽劣安全套,網友“火星來客”說,“上次的意外,很可能就和這假冒安全套有關。這些黑心商人,真可恨。”
疾控專家介紹,如果人們有使用安全套的意識了,但使用的是劣質的,可能危害更大。因為使用安全套后,人們可能會放松意識,性行為更加開放。此外,偽劣安全套使用橡膠原料來源無法保證,黑作坊生產條件差,生產出來的產品可能會帶有病菌,直接造成感染。
中國艾滋病患者數量累計已突破80萬,其中80%以上艾滋病傳播途徑是性行為,安全套的普及使用和市場規范已經刻不容緩。據中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統計,目前,中國的安全套使用適齡人群接近7億人,常用消費人群9000萬,中國人每年使用安全套近50億只。
與偽劣安全套泛濫相比,消費者的投訴卻十分少見。記者從我省消費者協會等相關部門了解到,有關安全套的投訴幾乎沒有。“很多消費者買了偽劣的安全套,也不好意思投訴。”一醫生分析。
整治 市民可撥12331 舉報偽劣產品
“從今天開始,全省開展為期半年的醫療器械專項整治行動,其中包括對安全套進行專項整治。”16日,省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介紹,從2014年開始,國家食藥監局要求,售賣安全套需要到相關部門備案。未依照規定備案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向社會公告未備案單位和產品名稱,可以處1萬元以下罰款。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售賣安全套的店鋪、賓館等,大都沒有進行相關備案。“備案?沒聽說啊!”當被問及此事,一家售賣安全套的小店的老板有些驚愕。
據悉,安全套作為二類醫療器械,本來需要辦理經營許可,2005年,國家相關部門公布了部分無需辦理經營許可的二類醫療器械,其中就包括安全套。從那時起,便利店、百貨店、超市、酒店等,只要所經營產品的包裝、標識和使用說明書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符合工商部門規定的經營范圍,便可以擺上柜臺出售。
2014年頒布的《醫療器械經營監督管理辦法》,進一步放寬經營許可范圍,規定所有二類醫療器械無需辦理經營許可,只需備案管理。
省食藥監局有關人士也坦承,目前很多經營者沒有進行備案。若市民發現問題產品可撥打12331舉報,一經查實,舉報者還能獲得現金獎勵。據介紹,在生產環節,我省有8家安全套生產廠家,我省還將檢查生產廠家是否有降低生產條件、擅改標準等行為。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