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省教育廳發布關于義務教育學區制建設指導意見,在省內推行這種區域內教育抱團發展的形式。目前島城已逐漸推進了義務教育學區制,市內三區共有23個學區,其中市南區6個學區,市北區8個學區,李滄區9個學區。有的區的學區片和招生劃片相同,有的則不同。
意見規定,我省小學與初中九年一貫對口招生要實行“學區制”,將義務教育學校劃分為若干學區,以學區為單位實行小學與初中九年一貫對口招生,組建學校發展共同體,構建小學與初中縱向銜接、小學和初中學校橫向協作的辦學模式。這種學區制的模式將推進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形成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新格局,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
“學區制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內容和任務,一是統籌招生,二是促進學區內的教育資源的共享。”4月2日,市教育局基教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青島已落實義務教育招生政策,以學區為單位,統籌開展學區內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情況排查摸底,實行九年一貫制招生,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對口入學。據該負責人介紹,目前青島小學實行劃片就近入學,初中入學在招生區片內通過電腦派位或以小學為單位整體調撥等方式進行。而青島也逐步將九年一貫對口招生作為小學升入初中的主要形式。
記者了解到,市南區在2008年就推行了學區制,該區今年則進一步加大了學區內的合作程度,制定出6項內容,學區內的學校可任選若干項合作內容進行推進。
市北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市北區的聯盟劃片從2013年提出2014年開始實施推進,該區的教育聯盟和其他區市的不同點在于是幼兒園、小學、初中一體化發展。“李滄原來就有區片,我們重新進行了調研和梳理,目前初步確定有9大學區片,但李滄的這9個學區片和具體的招生片區有所不同,主要是開展學區內的教育資源共享的。”李滄區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省教育廳規定,要建立學區理事會,負責學區業務協調工作。學區理事會不具有行政管理職能,在縣級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和授權范圍內行使業務管理職能。學區理事會主任實行任期輪流制度,產生辦法由各地自行確定。
學區理事會由學區內小學、初中學校校長、教師代表、家長委員會代表、社區代表性人士等組成。建立理事會工作章程,依據章程進行管理,保障學區各項工作有序、科學開展。“我們區剛推進了這項工作,清明節過后要建設區級家委會,家長們加入到學區理事會當中,共同為教育發展出謀劃策。”李滄區教體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市南區學區制劃片
1.西片學區:兩個公辦初中(24中、48中),一個民辦初中(智榮中學),7所公辦小學(北京路小學、莘縣路小學、朝城路小學、定陶路小學、市南區第二實驗小學、貴州路小學、八大峽小學)。學區內的公辦初中面向小學單校劃片對口直升,民辦學校依規自主招生。
2.中片學區:兩所公辦初中(26中、7中),6所公辦小學(文登路小學、太平路小學、市實驗小學、大學路小學、萊蕪一路小學、德縣路小學),一所民辦小學(青島櫸園學校)。學區內的初中面向小學多校劃片電腦隨機派位招生,民辦小學依規自主招生。
3.東一學區:一所公辦初中(59中),3所公辦小學(鎮江路小學、市南區實驗小學、嘉峪關學校)。
4.東二學區:一所公辦初中(51中),5所公辦小學(新昌路小學、寧夏路小學、寧夏路第二小學、天山小學、香港路小學)。
5.東三學區:一所公辦初中(57中),一所民辦初中(青大附中),2所公辦小學(南京路小學、福林小學),一所民辦小學(新世紀學校)。
6.東四學區:一所初中(5中),3所公辦小學(基隆路小學、燕兒島路小學、金門路小學),一所民辦九年一貫制學校(銀海學校)。
東片的四個學區是學區內小學單校劃片對口直升公辦初中,民辦學校依規自主招生。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