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由青島早報、團市委、交運集團共同發起的圓夢行動支教農村娃活動,迎來了第51次支教,這是自2013年開始的志愿服務活動的第三年。截至目前,圓夢行動累計已有200余名志愿者參加了支教活動,行程超過2萬公里,讓1600余名學生接受了200余次的音體美課程教育。圓夢行動昨天正式通過了青島志愿服務網的注冊,支教將計入我市志愿者服務的工時,將享受針對志愿者的一系列優惠政策。
支教第一課先講“勵志”
昨天一大早,中國傳媒大學畢業的董雯沖來到了萊西市河頭店鎮東大寨小學,為孩子們上起了勵志課。“你們知道一篇課文大聲朗誦多少遍可以記住嗎?”董雯沖一上來就提出了孩子們最關心的問題,孩子們搖著頭大聲喊著不知道。“我告訴你們,是14遍。你們只要大聲朗誦14遍,就完全能背過這篇課文。”董雯沖隨后給孩子們演示起了自己的記憶力。“我讀初中時背過了一篇古文,現在過去10多年了,我依然可以背給你們聽。”董雯沖大聲背起了 《八扇屏》。“想當初,東勝神州,有一塊靈石,受了日月精華,化做一只石猴……”隨著董雯沖的大聲背誦,孩子們瞬間石化,原來背誦可以有如此大的魅力,就連在教室最后旁聽的教師也驚嘆連連,帶著孩子們一起鼓掌。
“我和朋友開了一家文化傳播公司,聽說圓夢行動后,感覺自己應該來獻一份力。”董雯沖介紹說,他在中國傳媒大學做講師時,研究方向就是兒童的記憶力,他想利用自己的特長給孩子們傳遞知識,因此參加了圓夢行動。
青大體育學院包下體育課
從本學期開始,青島大學體育學院的學生們已經開始成系統地組織支教。“我們希望為萊西市河頭店鎮培育出特色體育課程,比如足球、籃球、田徑等等,讓孩子們享受快樂體育課的同時還能出成績,發掘出他們個人的身體潛能。”青島大學體育學院管院長介紹說,從本學期開始,他們會定期派出大學生支教,每名學生支教的內容固定,讓大學生們發揮特長,讓孩子們能持續接受體育教育。
青島大學體育學院的學生在林寧老師的帶領下來到萊西市河頭店鎮,8名學生分頭奔赴各自的學校。“我們的學生都是根據學校的需求分配的,有的學校需要乒乓球,有的學校需要足球,我們就安排專業對口的學生進行支教。”林寧告訴記者,大學生們同樣需要這樣的環境,跟孩子們親密接觸,了解孩子們的性格特點、個人喜好,進行針對性的教育。
新加坡歸國趕來支教
從新加坡歸國的張婷非常擅長電子琴,她已經連續參加了10余次的支教,每次前來支教,張婷都是從最基礎的技法開始教起,她希望培養出一支電子琴的樂隊。“孩子們的天性能夠得到培養這非常重要,對于他們以后的每一個人生階段都會起到巨大的作用。”張婷告訴記者,她特別希望每一次支教都能參加,跟偏遠農村小學的孩子們接觸,她感觸很深。“這里的孩子們特別渴望知識,上課時他們都特別專注,眼睛都緊盯著我,我的心里特別充實,特別自豪。”經歷多次支教之后,張婷已經把自己的支教固定在萊西市河頭店鎮大淳于小學,這里的孩子不足100人,但張婷覺得,每一名孩子都應該享受到均衡教育,她愿意在這里傳授自己的知識,讓孩子們盡可能學到更多內容。
希望陪著孩子們一起成長
從去年開始一直參加支教的余軍老師就養成了一個習慣,每次上音樂課前,她都會按照課本備課,讓孩子們能夠按照教案,學習音樂課本上的知識。“我備課時想想就覺得很美,孩子們聽著我的歌聲,跟著我一起唱歌,我覺得時間過得太快了,根本就不夠用的。”余軍告訴記者,每次支教時,她都能感受到孩子們的渴望。“孩子們的眼神是求知若渴,我只能憑借我的力量去滿足他們的求知欲,讓他們盡可能多學習音樂知識。”余軍告訴記者,她希望能陪著孩子們畢業,跟孩子們一起成長。
每所學校都有體育特色
按照河頭店鎮擬定的支教計劃,足球、籃球、乒乓球將成為當地中小學的特色教育,其中足球學校有南嵐中學、海爾小學、東大寨小學。籃球學校有中心中學。乒乓球學校則成為當地10所中小學共同的體育項目。“我們每個學校都有乒乓球臺,都是教體局統一配的,但就是沒人教。乒乓球臺利用不起來,太可惜了,所以我們把乒乓球作為了各個學校的統一項目。”河頭店鎮教育黨總支耿書記介紹說,除了球類特色教育,他們還根據各個學校的不同,選擇了短跨、投擲、跳躍等田徑類項目。在群體活動中,他們選擇了太極拳、扇子舞、跳繩、太極扇等活動,讓孩子們利用課間操和大課間的時間進行鍛煉。
“青島大學體育學院的學生學習的都是專業課程,他們既學習了專業教育方面的知識,又學習了運動項目的專業技術,完全能勝任中小學生的體育教學。”耿書記說,青島大學體育學院的大學生們參加支教活動對于當地中小學現有的師資情況來說是非常有益的補充,是孩子們期盼已久的福音。
學校與志愿者形成互動
每次支教前,萊西市河頭店鎮8所小學的校長已養成習慣,他們會把自己的需求提前提出來,選擇針對性的志愿者。“我們學校有電子琴,一直閑置未用,特別希望有會電子琴的志愿者能到我們學校支教。”萊西市河頭店鎮大淳于小學的校長提前把這一訴求告訴了記者。大溝子小學的校長則把陳祖驥教授帶到了學校。“其余的學校都上過科普課了,我們的孩子也不能落下。”在大溝子校長的要求下,陳祖驥教授昨天到大溝子小學上了一堂科普課。“我們要求學校把需求和志愿者的特長結合,這樣能讓每所學校都受益。”耿書記告訴記者,學校和志愿者之間的互動是最直接的對接,讓孩子們能學到欠缺的知識,讓志愿者能發揮特長。
志愿者支教計工時
昨天,記者聯系上了青島市委宣傳部文明辦,并將圓夢行動注冊到了青島志愿服務網。“志愿者在注冊后,可以記錄每次支教活動,并可以計入志愿者服務的工時,憑借工時可以享受到我市針對志愿者的優惠政策。”市委宣傳部督查處徐建民處長告訴記者,每一名志愿者的志愿行為都推動了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設,都是用一己之力,推動了社會文明進步。因此,每一名志愿者的服務都應該記錄在案。“我們針對志愿者的志愿行為會陸續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讓志愿者在進行志愿者服務的同時,能夠得到社會的回報。”徐建明告訴記者,圓夢行動注冊公益組織后,每一名志愿者都可以注冊,并計入工時。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