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名中醫裘昌林,72歲,上午的門診一直看到下午3點,依然精神矍鑠。近日,記者拜訪了他。他說,中午花十來分鐘打個盹,就足夠支撐下午的工作了。作為神經方面的專家,睡眠對老裘來說從來都不是問題,“但是你看,我的病人有睡眠障礙的這么多。”他打開當天的病診記錄,數了下,總共54位來就診的病人,其中20個是睡眠障礙。
美國抗癌協會的調查表明,每晚平均睡7~8小時的人,壽命最長;每晚平均睡4小時以下的人,有80%是短壽者。
裘醫師說,睡眠不好影響生活質量,嚴重失眠影響壽命,但不同的人需要的睡眠時間不一樣。小學生中學生要睡足9小時,中青年8小時就夠了,六七十歲的人一般6小時。
睡眠障礙包括失眠、入睡困難、易醒等表現。長期遭受睡眠障礙,不僅影響身體健康,也會產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注意力不易集中、記憶力下降,老人甚至會加速出現老年癡呆,增加早亡風險。疾病 、工作壓力、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家庭原因等都可能造成睡眠障礙。
不同的年代睡眠障礙表現的形式也不同,進入21世紀以來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心理壓力增大,出現以焦慮抑郁為主的諸多癥狀,中醫歸屬于心火熾盛、肝郁化火、陰虛火旺、心神不定諸證型。中醫講究一人一方,辨證論治,對部分睡眠障礙病人單純用藥物治療是不夠的,要結合心理指導,全方位治療,才能達到理想效果。
裘醫師說,治病要醫其心,同樣,養生也要先養心。要心定、安寧,有時也要有阿Q精神,苦中作樂。五六年前,他隨一個20多人的旅行團出國旅游,有一晚坐火車從莫斯科到圣彼得堡,一路上火車吵鬧的哐當哐當聲,鬧得很多人埋怨沒法睡。但裘醫師把這聲音當成了節奏,猶如伴著睡眠曲很快入睡,一覺醒來,剛好到圣彼得堡。
別看裘醫師已經72歲,微信等現代通訊工具用得可溜了,對新技術新事物的滿腔熱情,也是他保持健康心態的一個原因。裘醫師的微信里有很多外省市的病人,他每天至少要給一個病人微信診斷。這些病人第一次都是來找過他的,但路途遙遠,來一次非常不方便,就通過微信發送舌苔照片、描述病情等,讓裘醫師“隔空診斷”。通過微信看病,裘醫師和許多患者成了朋友,平時有空還看看對方發的微信,知道他們的生活狀態也有利于對癥下藥。
另外,裘醫師還有他的養生小秘訣。他是陰虛體質,早上經常會吃新鮮百合,蒸一朵直接吃,或者加五六片西洋參、一小把枸杞子燉湯喝,可以養陰益氣、清心安神、潤肺止咳。夏天他燉百合綠豆湯喝,冬天喝蓮子小米粥,都有安神、健脾的作用。裘醫師每天喝綠茶,他說,胃好的人可以每天喝喝綠茶,綠茶的茶多酚能起到抗自由基、抗衰老和抗輻射等作用。
據《都市快報》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