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標簽:鼎商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人物印象:不服輸,有一股韌勁兒,認為辦法總是比困難多。
“一雙手·托起大學生創業夢想;一本書·傳授大學生創業技能;一扇門·引領大學生創業成功。”走進青島創業大學的辦公樓,這樣的一段宣傳語便映入眼簾。
這是2013年5月份剛成立的青島創業大學,主要教授人們創業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張澤寶的青島鼎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就位于大樓8層,其主要業務除了軟件開發、建網絡平臺、數字終端顯示之外,還有讓張澤寶和其團隊最為自豪的一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業云平臺,這是幫助創業者實現夢想的“助夢器”。
“其實我和很多創業者一樣,都經歷過艱辛和失敗,也嘗到過成功的滋味,現在公司雖然已初具規模,但我和團隊們依然不敢有絲毫放松,每件事情我們都在認真面對。”張澤寶說,他和團隊成員們不敢輕言成功,公司是剛起步,依然需要無時無刻地如履薄冰和拼搏,他之所以能夠接受采訪,并非是為了企業“吹大牛”,而是希望年輕人看完了他的創業歷程后,能夠為他們提供一些新的創業思路和視角,那么目的就算達到了。
張澤寶的這份低調務實背后,他擁有著鼎商集團以及旗下的六家分公司,其中涵蓋了鼎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鼎海同方數字技術有限公司、中國香港鼎商集團有限公司等,并且青島鼎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已于不久前在青島藍海股權交易中心正式掛牌。
他最精心打造的FSC創業云平臺,目前已得到了相關部門的認可,未來將會在很多城市推廣,前景無限。“在多年以前,我們只能算是‘包工頭’,是給別人打工,后來我們覺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東西,才能真正地將公司發展帶入廣闊的空間,而這套FSC創業云平臺,里面涵蓋了很多版塊,可以將很多想創業的大學生和社會創業者聯合一起發展。”張澤寶說。
張澤寶 2004年開始創業,現如今公司已經有200多人。對于創業,他有自己的一番看法。“創業就像爬山,有人爬到山頂感覺很累,但有人卻雀躍歡呼,為什么?這就是心態 。你想創業,你準備好了嗎?如果要創業,那一定是發自內心想要去做,不能抱著試試看的心態 。”在張澤寶看來,創業并沒有退路可言,創業路上這本字典中沒有“辭職”,要么成功,要么“破產”,在承受壓力的同時,必須感受創業帶來的快樂,這就是創業!
青島鼎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青島市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其主要業務中最讓老板張澤寶看重的便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業云平臺,這是幫助創業者實現夢想的“助夢器”,也充滿著張澤寶創業十多年來的一種情懷。
采訪中,張澤寶拿出了2001年剛工作時的小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記著每天的工作任務、工作的完成情況以及些許的人生感悟,并且還有幾大人生目標。這幾本筆記仿佛將我們帶回到了過去,張澤寶的眼睛有時還微微發紅,作為一個農村里出來的窮孩子,一個畢業14年的大學生,他創業路上的艱辛和感悟慢慢呈現于我們眼前。
失了業的“大學生”
“如果不是那次老總找我談話,估計我還是會患得患失,放不開手腳去干。”1997年,張澤寶考上了青島大學,膠州農村里的一個孩子能讀大學,他是全村人的驕傲,更給家里人增光。
“那時候我們高中一個班有60多個人,能考上大學的只有十個人左右,說天之驕子有些過,但含金量比現在高不少,全家人很是高興。”張澤寶考上青島大學那一年,是他第一次來到青島市區。
時代的變化造就了不同的人生,以前大學生是吃“國家糧”的,畢業包分配,但張澤寶畢業那年,國家不再包分配,而是要大學生自謀職業。“內心非常郁悶彷徨,本來從村里考上大學,就意味著家族的光榮,現在卻是畢業就代表失業,戶口都落不下,成為家里的一個負擔,哎!”而比張澤寶更受傷的是他父母,為了供他讀大學,張澤寶的父親甚至為了給他湊80元的生活費而到別處借錢,母親則在路邊擺水果攤加給人修鞋。
張澤寶暗下決心,這輩子一定要努力工作,不再讓父母再去為自己借一分錢!
厚積下的“神”爆發
大學畢業之后,張澤寶在老家呆了一段時間,最終決定要回青島打拼。“那時候自己還是蠻有拼勁兒的,也有些不知道深淺,去大超市應聘副總裁,招聘的問我有什么管理經驗,我就說在學生會工作,心比天高啊!”對方哈哈一笑,讓張澤寶很受打擊,原來自己踏入社會,意味著一切要從頭開始。
后來,張澤寶應聘到了雷迅科技網絡公司做銷售業務員的工作,從此開始提著包每天去跑業務。“那時候每天都在患得患失,我們同學有進國土資源局的,有進環保局的,反正都通過各自的關系找到了工作,我呢?我最害怕敲開客戶的門,碰到的是同學,然后被他們恥笑。而且跑業務注定到處碰灰,甚至我還被人撕過名片。”反感、焦慮、抗拒,讓張澤寶從心底不愿意接受這份看似沒有尊嚴的工作。“我先在這個單位呆著,有好的工作我就跳槽。”在這樣患得患失的心理中,張澤寶熬過了一年,直到公司老總找他談話。
談話內容可想而知,無非是“提醒”一下,因為連續幾個月,張澤寶的業績都排倒數第一,甚至不如新來的員工。“我連一個月500元底薪的工作都保不住,這樣灰溜溜地回家,怎么和家里人交代?”從那一刻,張澤寶選擇把內心完全放開,決定不再患得患失,開始了“神”爆發,他給自己制定了“三八”工作制:每天拜訪八個客戶,每天寫八個總結,每天工作八個小時 ,同時他還努力學計算機,包括如何維修計算機。
事情就這么悄悄發生了改變,厚積之下必有爆發,2001年張澤寶成為集團的銷售冠軍,從那以后,連續36個月,他再也沒當過第二名,區域經理、大區經理、銷售總監助理、銷售總監,直到總監的職位……26歲的張澤寶在2004年的年薪已經達到30多萬元。巔峰之時 ,張澤寶最終選擇了離開公司,和伙伴們共同創業。
永遠別想從朋友那“索取”
“從內心當中,還是有個夢想,我要干一個我自己的企業,在別人的公司干一輩子,永遠是職業經理人,沒有一絲一毫是屬于自己的。我創業再失敗,那破椅子凳子也是我的。”就這樣,張澤寶和其他兩位伙伴,一起開始了創業之路,第一個月公司就“開門紅”,營業額達到了30多萬,這讓公司有個很好的起步。
“事情難辦,實際上還是沒找對路子,只要找對了辦法,加上努力一定能夠成功,要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張澤寶坦言,他工作的過程中,非常注重去真誠地交朋友。“現在我的很多所謂成功,都是朋友給的,并不是我自己有多厲害。”
張澤寶舉例說,他曾經拜訪過一個大客戶,向對方做個“域名延期”的服務,價值300元。第一次去,老總和張澤寶說話不過半分鐘,第二次見面不超過5分鐘。“我留意到,這些老總們非常辛苦,第二次我就買了些水果,給他帶到辦公室去了,之后的每次拜訪,我總記得給他帶點貼心的小禮物,這讓對方很溫暖。”慢慢的事情有了變化,有一次拜訪時,這位老總就主動和張澤寶聊天,從下午兩點聊到晚上七點,講了自己的創業經歷和人生感悟,把他當朋友一樣交流。
“人都渴望被尊重、被在乎和記得,你我都是如此。在交朋友時,千萬不要想著如何從別人身上得到什么,這樣永遠沒有朋友,而要時刻記得,我能夠給我朋友什么,要多付出。”這是張澤寶特別強調的。
四大成熟創業云平臺
張澤寶是個“目標感”很強、效率也很高的人,他自己定下了人生的每一步目標和未來規劃。“第一步從大學走向社會,學會生存,學會與別人打交道,鍛煉社交能力,拓寬視野面;第二步賺創業基金,通過工作賺一筆錢,大約10萬元,期限為3年,即27歲以前;第三步是創小業,與別人合開一家公司……”在張澤寶 2001年的記錄里,有這樣的規劃,而現在看來,這些規劃都提前實現了,這背后是強悍的執行力在支撐。
張澤寶和團隊們的創業之路開始于“網絡科技”,這與以前的工作最為相近。“盡量從自己熟悉的行業入手,這樣才能少走彎路,我們當初的公司業務包含軟件開發,企事業單位的網絡建設和平臺,以及海外網絡平臺開發,2010年又成立了鼎海同方數字技術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專門從事數字視頻終端顯示的高新技術工業企業,涉及大屏幕視頻拼接、監控、防真、傳媒、游戲、娛樂、展覽展示、會議、電視臺、演出等領域。”張澤寶介紹說,現在這些業務依然存在,而他將更多的重心放在了創業平臺的操作上 ,在他的概念里,企業必須要做有自主產權的產品,才有未來和希望。
2013年,青島創業大學在政府的支持下創辦,張澤寶的公司參與了其中的一部分建設,主要負責大學生創業云平臺的運作。“說起來也有點復雜,青島創業大學下屬有培訓、云平臺、服務、金融四個板塊。我們主要負責云平臺的開發,其操作運營模式已經獲得知識產權認證,現有四個成熟創業云平臺,分別是‘創大門戶’‘青島商城’‘靈動T臺’‘商機PARTY’。其中創大門戶主要是對創業大學生進行創業四級培訓、教學教務管理等培訓服務工作;青島商城是對創業培訓的有效補充,是創業大學生進行創業實踐的網絡平臺,讓創業大學生通過銷售供貨商產品走上創業之路;靈動T臺是針對有一技之長的大學生開設的創業平臺,通過自己的專業技能、創意、服務等走上創業之路;商機PARTY則是青島創業大學結合眾多創業者心得、提高創業成功率專門為創業大學生打造的經驗交流、商機共享、心理輔導以及經營問題解答的綜合性交流圈子。”
簡單地說,FSC創業平臺就是通過教、練、用、評,將很多原本不知道怎么創業的人,帶到電商創業的正確軌道上,電商創業不一定非要做電商,電商路上的事足以讓我們成功。“比如開店需要美工、云客服、流量、培訓等我們都會進行系統的培訓。而且我們公司不斷把產品弄到平臺上來,并且通過與海爾、雙星等戰略伙伴的合作,為創業者提供更好的渠道。”張澤寶介紹,青島創業大學創業云平臺每年有近萬名學生進行網上店鋪運營,它引領青島大學生實現自主創業夢想,積蓄人生第一桶金。促進大學生創業、就業,在提升地區經濟的前提下,分流了學生,解決了大量學生的就業問題。目前,這套平臺正在山東乃至全國的其他城市推廣,幫助更多的大學生實現創業成功。
為創業者搭建最好的平臺
記者:現在公司主要的精力都在創業云平臺上嗎?
張澤寶:我覺得,越是發展好的企業,越要一心一意做一件事,不能遍地開花面面俱到。所以從2013年開始,我又回歸到網絡,做擁有自己知識產權的產品,就是創業的云平臺,通過增加訪問的流量和黏度,來提升這套平臺的實用性。
記者:未來的目標是什么?
張澤寶:我們的目標是在2015年以后的幾年,將使用我們這個平臺的城市發展到20個以上,那么20多個城市的創業者都在平臺里面,這將是個非常龐大的數據,他們可以共享的平臺和資源。而我們對所有創業者的培訓都是免費的,無論有沒有錢,只要做好了創業的準備,我們就可以幫助他們。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敢干就會賺錢,90年代會干就會賺錢,現在需要整合資源,分享才會做大!
豬飛起來要迅速“基因突變”
記者:小米CEO雷軍說過,豬站在風口也會飛,意思是在政策和大環境的影響下,如果一個人不太懂行業和經營,或許也會做得很好,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原來不會創業的人,也可以借助政策和大環境飛起來嗎?
張澤寶:我覺得雷軍的話應該更完整一點,那就是“豬飛起來后要快速長出翅膀,否則會摔得更慘。”不過,一個公司怎么會自己長出“翅膀”呢?它的基因突變肯定依靠的是外部介入,比如找一個公司“聯姻”,那么下一代就是“會飛的豬”啦!我的意思就是,一個企業要學會不斷地完善自己,要學會基因突變適應市場,才能夠更好地發展。
比如我們公司,在2011年時我就對未來重新調整了規劃。2011年至2012年是公司的再發展年,2012年至2015年穩固提高,利用這五年時間,公司要形成有自己知識產權的產品,這個已經搭建完畢了。第二個目標,就是將員工的平均工資提高到同級別薪酬的2倍以上 ,讓員工找到歸屬感,這個目標也正在前行。第三個目標,就是未來我們要有自己的產業園,初步具備上市資格。對話文/記者 賀鑫一 圖/本報記者 孟達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