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冬日,不少人都喜歡熱水泡腳。近日,一名女子泡腳后猝死,卻讓不少人對能否泡腳產生了疑問。記者召集3名志愿者進行一項泡腳測試,結果顯示,泡腳對心率、血壓等無明顯影響。這是否就意味著泡腳完全可以毫無顧忌?哪些人適合泡腳呢?專家教你泡腳的門道。
事件 泡腳時腦血管動脈瘤破裂
日前,湖北省漢口市一名女士下班回家后,打了盆熱水,邊看電視邊泡腳。不久后,她昏倒在地,家人立即把她抱下樓送往醫院。然而,到達醫院時她已失去生命體征。經檢查,該女士猝死的原因是,頭部腦血管動脈瘤突發破裂。
近日,浙江省溫州市一名中年男子在某養生會所泡熱水腳時,突然雙手發白、鼻血直流,此后便不治身亡。
坊間盛傳,這兩人都因泡腳去世。熱水泡腳是否有害?對此,記者召集3名志愿者進行了一項泡腳測試。
實驗 泡腳對心率血壓影響小
參加泡腳測試的3名志愿者分別是72歲女性柯紅秀、52歲男性江志海以及患有輕微高血壓的51歲女性程靜怡。
實驗中,3人分別用溫度為50℃、60℃以及70℃的水泡腳,泡腳開始10分鐘、20分鐘、30分鐘以及40分鐘時記者對3人的血壓和心率進行了測量。
實驗結果顯示,3人在泡腳過程中的血壓和心率均無明顯變化。
對此,新橋醫院心內科耿召華教授說,對正常人來說,泡腳沒有特別忌諱。相比于泡腳,長時間泡溫泉或洗熱水澡,可能引起心腦血管病人全身血管舒張,回血不足,誘發一些突發情況。
門道 水溫40℃左右為宜,勿超30分鐘
新橋醫院中醫科醫生趙朝庭說,一些慢性病患者喜歡用燙水泡腳,沒有保健效果,身體狀況反而越來越差。從長遠來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應少泡腳。新橋醫院中醫科主任晉獻春認為,太燙的水泡腳對失眠者來說,沒有幫助入睡的效果。用溫熱的水泡腳,能夠促進血液循環,讓人體陽氣升騰起來,待泡完腳后,陽氣又會慢慢回落,有助于睡眠。晉獻春提醒,感冒時可用泡腳出汗的方式緩解,但平時泡腳用溫熱水即可,溫度在40℃左右為宜。
西南醫院皮膚科主任郝飛教授說,人體神經分布不同,各個部位耐熱程度不同,通常來說,腳的耐熱度較高,可以承受50℃以下的水溫。郝飛說,水溫超出50℃會對足部的角質層造成傷害,甚至破裂,從而引起真菌感染,可引起腳化性濕疹。另外,足部長時間受到熱刺激,還可導致色素沉著變黑,除了不美觀,還可能引起皮膚病。郝飛建議,泡腳的水溫在40℃左右比較適合,每次時間不要超過30分鐘。
妙招 失眠可加艾葉,小孩不能用燙水
對于失眠者而言,可在水中加些合歡皮、艾葉、牡蠣和少量丹參。中醫認為合歡皮可寧心安神,艾葉散寒除濕,牡蠣能潛陽、化痰,丹參可以清心除煩。將合歡皮、艾葉和丹參直接放入水中,牡蠣由于質地較為堅硬,最好沸水煮上幾分鐘后,再將煮好的水倒入泡腳。此外,對于容易感冒的患者,在水中可加些艾葉、生姜、蔥白、紫蘇來泡腳;容易上火的患者,在水中可加些鹽、吳茱萸和陳醋;有風濕類疾病的患者,在水中可加幾錢黃酒或白酒。
對于一些人而言,燙水泡腳是禁忌。小孩皮膚嬌嫩,泡到皮膚微紅則可。糖尿病人因為末端神經感知較差,如果泡腳溫度過高,可能造成燙傷。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