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到保險來說,高凈值人群的保險配置是一個不怎么新鮮的話題,之所以還有這么多人去關心、去研究,因為這個市場相當巨大,而當前只有部分私人銀行、財富排行榜、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對高凈值人群有一些研究。
超高凈值人士的保險其實很簡單,但每個險種都需要服務,或者解決法律、醫療問題,具體包括:終身壽險、高端醫療、高端養老社區;中高端客戶的定期壽、終身壽等,重疾險。
高凈值人士關注的風險
保險和風險是天然相關的。高凈值人士關注的風險,首先是人本身的風險,其中包括養老問題,這并不是因為高凈值人士沒有地方住或者養老金困擾,部分原因是獨生子女現象,老了以后需要有人照顧,需要具有醫療知識和專業機構的照顧。產品如果不同養老社區結合在一起,養老金保險產品在高端人群里面就難有共鳴。原因很簡單,保險的分紅或者固定收益很難吸引高凈值人士。
其次是家庭風險。高凈值人士平均年齡在40歲左右。如果主勞動力一旦得病、身故,對家庭來說影響是巨大的,對企業來說也同樣如此。中小企業所有的業務來源和經營管理,主要都集中在一兩個合伙人身上,如果他們出了風險,對企業就是致命打擊。風險就擺在眼前,等他們想通了或者說通了,就自然會愿意接受保險,40多歲的客戶所需要的保障是很高的。
家庭中還會涉及到資產傳承的風險。保險產品中,終身壽險能夠很好的給到他們解決方案。這里要說一下的是,高凈值客戶中,接近一半都在香港買了保險。從產品的責任和定價看,香港保單終身壽險能放大到4倍杠桿,再加上兩地存貸利差,杠桿會更大。前幾年,內地付香港購買保單或地下保單多見高端醫療,這幾年終身壽險和重大疾病保險產品比較集中,況且保額較高,終身壽險保費躉交200萬美元以上。從這點也可以看到,高凈值人士對傳承的問題是看重的。
最后,涉及的就是經營問題。高凈值人士主要以私人企業家為主,財務風險緊隨著的就是法律風險,部分企業做產品出口或者在美國上市,會關注雇主責任險、董事責任險,同產品相關的會關注產品責任險,其他的一些公司這方面的需求就不多,接受程度也一般。
今年,昆山一家工廠發生了爆炸,企業沒有買雇主責任險而是買了對廠房的保險,很明顯,這些企業對人的關注度不夠。事件發生了之后,購買雇主責任險的企業多了很多。此外,經營問題中還有一點就是稅務,除了企業本身的合理避稅、節稅以外,企業主對遺產稅有一定的關注度,在規避遺產稅上,保險產品是尤其優勢的。
高凈值人士的保險配置
從需求出發,高凈值人士需要的是純保障產品。高凈值人士投資分散,有主業投資和金融投資,還有海外資產,不需要用保險給他回報,也就是保險的理財收益。當然,客觀上保險有強制儲蓄和穩健配置功能,不過只要高凈值人士對保險有一定的了解程度,還是不怎么喜歡保險的穩健配置(收益)。
據統計,高凈值人士72%選擇了健康醫療險,基本上以重大疾病保險為主。64%選擇了意外險,48%選擇養老金保險(包括年金保險),超過4成選擇了經代渠道。
在健康風險中,對超高端的客戶,通常說身價以億元為單位的客戶,和普通客戶是有差異的。高端醫療或者養老社區,超高凈值客戶會有興趣。對重疾險,他們的動力不大,重疾險提供的主要是收入替代,對于超高凈值人士來說需要的是服務。
除了超高凈值客戶以外,重大疾病保險、普通意外險和定期壽險會有市場,但高凈值客戶需要的保額比較高。終身壽險他們會很關注,但絕大部分在香港買了保險,這里不是說香港的保險不好,有其優勢所在,但也有不少人買了是被誤導了。這方面,曾經看到過兩張經典的香港保單,第一張是年繳費8萬美元,交到100歲,客戶自己都沒有注意到這個情況。第二張是給小孩子買了保險,受益人是大人本人。客觀上說,如果有去香港生活或者未來打算長久住在香港的,那么可以買香港保單。如果沒有這種考慮,并不建議。部分也是由于保險是用確定的方式來解決不確定的事情,把風險的不確定通過保險來解決,但是買了香港或者海外保單,畢竟包括法律體系在內的各方面環境都不一樣,把本來通過保險確定的事情又變得不確定了。
對于高凈值人士財務上的風險和保險配置,目前還牽涉到法律層面的問題,未來會加深研究。
> > >“微創新”中體現保險的高端
超高凈值人士的保險其實很簡單,但每個險種都需要服務,或者解決法律、醫療問題,超高具體包括:綁架救援意外保險、終身壽險、高端醫療、高端養老社區;中高端客戶的定期壽、終身壽等,重疾險,100萬都認為是個起點。但如果說是保額100萬、200萬的航空意外險,他們一點興趣都沒有。在北京、上海、廣州以及江蘇等地區,高凈值人士的對保險意識會高于預期。
針對高凈值人士的高端保險,可以做得很高端,這并不需要去做很大的創新,需要的是根據他們的具體需求來做些微創新。以意外險為例,綁票保險是有的,比如發生撕票等情況,保險公司有這類產品。但是,跟意外險捆綁的綁架救援,國際救援組織SOS做的是港到港的或者機場到機場的安保,但有幾家公司做的是SOS不做的階段,也就是危險地段到港、或者危險地段到機場的安保,如黑水公司(美國雇傭兵組織兼保安服務公司)都在他們的網絡內。所以,意外險也可以做得很高端的,這些也都是可以說是微創新。中國很多央企,中建、中鐵等外海工程項目,60%以上涉及到的安保由他們來提供。包括事前的安保自衛術訓練、當地民俗教育、風險意識訓練;事中的安保服務,保鏢、防彈車、防彈船、全球定位儀器;事后的談判解救等,保險是可以做得非常專業的,尤其是針對高凈值人士的,當然成本會比較高,保費也會比較高。
高凈值客戶基本都能認識到保險的重要性,他們的保險接受程度要比市場上的普通客戶好。在核保上,對于體檢基本都能接受,也包括健康告知,這兩點也和市場通常理解的不一樣,但他們希望能在效率方面有提升,能上門體檢那是最好的事情。現在看,中資公司中能做到的不多。此外,高凈值客戶會很在意保險公司的品牌。
保險可以做得很高端,對于高凈值人士的保險來說,理解他們、了解他們,能讓他們安靜下來聽,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綜合)
高額保單漸成保險消費新趨勢
時至今日,仍有這樣一種誤區:高收入人群如此富有,即使生病或發生意外,其家庭也足以應付,是否還有必要購買保險?
市場的真實呼喚,是不可逆轉的潮流。越來越多的高收入人群率先改變了對商業保險固有的觀念,他們在設計自己的保障計劃時,已經不僅僅滿足于基本的保障需要,而是從分析需求出發,綜合考慮未來不可知的風險因素,為自己量身購買足額、全面的人身保險。
近年來,高額保單頻頻出現。據記者了解,在平安人壽2013年的十大承保中,就有近10張“億元保單”。2014年,平安人壽的高額保單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一季度中承保保額在500萬以上的大額保單件數較去年同期增長124%。
這些高額保單計劃多為包括壽險、意外險、醫療險等多種保障產品的組合。購買與自身需求相匹配的高額保障,已悄然成為中高端人士保險消費的大趨勢。
據保險專家介紹,高收入人群購買高額保險,同時也能很好兼顧資產保全的問題。因此,能同時兼顧保障與財富傳承的高額險種組合,日益受到高收入人群青睞。
高額件承保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保險公司專業的承保能力與先進的風險管理能力,業內人士分析。 (中證)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