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電信管理局有關負責人17日向記者透露,此前起草的《通信短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待12月5日征求意見結束后進行匯總和適當修改,有望在 12月底正式出臺。該規定從法律層面明確未經用戶許可,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向其發送商業短信息。同時,從技術、渠道等其他層面,工信部也推出一系列措施重拳整治垃圾短信。
據了解,征求意見稿對垃圾短信的邊界進行了界定,特別提出任何組織和個人未經接收者同意或者請求,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短信息。并對“按號段”發送、在線自動收集等群發方式進行嚴格遏制。明確短信息服務提供者和短信息內容提供者應當提供免費、便捷和有效的拒絕接收方式并隨短信息告知接收者,不得以任何形式對接收者拒絕接收短信息設置障礙。
此外,征求意見稿把短信息的范圍從單純的手機短信擴充至包括微信、微博等新型社交媒體方式,并對違反相關規定的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和短信息服務提供者提出明確的懲罰措施。
除了從法律層面對垃圾短信進行整治外,工信部還從技術、渠道等層面多管齊下,確保用戶權益。目前,工信部指導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等機構和企業,推出了一鍵舉報等新技術,并在主流安全應用上推出相關功能,簡化舉報程序,鼓勵社會監督。
該負責人說,運營商主動把關,第三方攔截應用推廣,建舉報機制,通過三道“關卡”有效保障規定的“針對性”和“執行力”。
自2014年5月至11月,工信部在全國開展“深入治理垃圾短信·凈屏2014”專項行動,要求三家基礎電信企業開展短信端口重點整治工作,共關閉端口超過8萬個,攔截垃圾短信超過120億條,端口類垃圾短信日均舉報下降超過80%。
相關新聞
木馬病毒藏身手機短信點鏈接銀行卡丟2.1萬元
陳某和姜某將一款木馬病毒植入垃圾短信后,通過短信群發器發送出去。這條短信被山西太原的何先生收到了,并且打開了這條短信發送的鏈接。緊接著何先生銀行卡里的2.1萬元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記者近日從合肥瑤海刑警二隊了解到,目前涉嫌此案的兩名嫌疑人已被刑拘。
2014年8月30日晚,何先生收到一條短信,內容是“你想知道別人的隱私嗎,請點擊這個網址……”在好奇心驅使下,何先生點開了這個網址,隨后便彈出來一段廣告。當時何先生沒有在意,以為是個垃圾短信就關掉了鏈接。
次日早上,何先生習慣性地打開支付寶,意外發現綁定的銀行卡內2.1萬元不翼而飛。他立即報了警。當地警方經過調查追蹤,發現這筆錢在合肥市被人取走。案件遂移送到合肥瑤海刑警二隊偵辦。
11月3日,警方在蜀山區某小區將20歲的姜某抓獲。次日,抓獲姜某的同伙陳某 。經查 ,姜某在合肥經營一家手機店,今年8月通過網絡下載了一種木馬病毒。陳某得知后,將木馬病毒要了過去,提議群發短信詐騙。很快他們購買了短信群發器和100多張手機卡,將木馬病毒隱藏在垃圾短信中群發出去。
據陳某交代,他們使用的這種木馬病毒十分厲害,能在不知不覺中完全控制手機,并獲取相關的銀行卡賬號和密碼。
陳某稱,木馬病毒成功植入何先生的手機后,他就能夠完全掌握何先生的相關銀行賬號和支付寶的相關信息。陳某第一時間將何先生支付寶綁定的銀行卡內的2.1萬元轉了出去。
其實,在陳某進行這些操作時,何先生的手機是原本能夠收到短信提醒的。但因為木馬病毒作祟,將支付寶發送的通知短信予以攔截。導致何先生對此一無所知,直到主動查看才發現問題。
陳某交代,為了躲避警方的追蹤,在取出這2.1萬元的時候他還費了一番心思,購買了多張銀行卡來回轉賬,以迷惑警方視線。但再狡猾的狐貍也斗不過好獵手,他最終還是栽了。
目前,陳某 、姜某因涉嫌盜竊罪被刑拘,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據《合肥晚報》
聲音:
嚴格執法,別讓新規成擺設
長期以來,垃圾短信一直像牛皮癬一樣困擾著數億手機用戶。有關部門多次針對垃圾短信進行專項治理,但至今仍難以根絕。根本原因就在于,垃圾短信的背后拖著一條利潤可觀的利益鏈 。要根治垃圾短信泛濫,關鍵在于切斷其背后的利益鏈。
在這條利益鏈上,有電信運營商,有垃圾短信提供者,也有許多不法傳播通道。出于牟利之貪,某些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不加過濾,允許發布者肆意向手機用戶發送短信;一些不法分子為了獲取經濟利益 ,通過自設“偽基站”發送大量不法信息;還有很多不法商家,通過這一低成本營銷渠道獲取巨額利益。
作為垃圾短信泛濫的主要渠道,電信運營商的責任缺位一直廣受詬病。要打破垃圾短信背后的利益聯盟,運營商除了要“自斷垃圾財路”外,還要加大投入,在技術和管理上下力氣,判別出哪些短信是垃圾短信,并追根溯源,及時封堵,減少垃圾短信對用戶的干擾。
對于“偽基站”,必須依法加大打擊力度。現實情況是,垃圾短信制造者“被逮住,交點罰款;沒被逮住,瘋狂作案”,“罰不怕,不怕罰”是真實寫照。
在新加坡,違法發送垃圾信息的機構或個人可被重罰約514萬元人民幣,違法發送一條垃圾短信,就可能面臨最高約5.14萬元人民幣的罰款。由此可見,斬斷垃圾短信利益鏈,還需要更高層級的立法推動。
此外,歷經多次整治,垃圾短信依然肆虐,執法力度不足恐難辭其咎。“調查的時候走走形式,處罰的時候數數鈔票”,執法不嚴格,再完善的法律法規恐也難以發揮實效。因此,相關執法部門要在執法環節積極作為,徹底斬斷垃圾短信背后的利益鏈,別讓新規成為擺設。據新華社
延伸
最高3萬元罰款能否治愈垃圾短信?
垃圾短信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用戶不勝其煩。監管部門雖然屢屢出手,但始終如難以治愈的牛皮癬,從未被有效根除。
為徹底根治垃圾短信問題,工信部近日發布《通信短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對于違反規定的電信業務經營者和短信息服務提供者,最高可處以3萬元罰款。這個被網友稱為“史上最嚴”的治理新規 ,能否清理干凈垃圾短信,還百姓一個安靜的手機?
誰在制造垃圾短信?
工信部此次重拳打擊垃圾短信的規定,得到了廣大用戶的支持。近年來垃圾短信“轟炸”已給消費者造成極大困擾。“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調查顯示,今年上半年受訪用戶平均每周收到垃圾短信12條。8月份,騰訊手機管家用戶舉報垃圾短信達到5373萬條。
記者采訪發現,垃圾短信主要來自三類“黑工廠”(見上圖)。
據了解,不同來源的垃圾短信整治難度也不同。對于“點對點”垃圾短信,目前治理手段已趨成熟。2013年工信部全面推進手機實名制,實現了對個人號碼發送垃圾短信的溯源和處理。“偽基站”雖是最難打擊的發送方式,但由于其本身就違法,因此除了通信部門,公安部門也在打擊。
但對于端口類垃圾短信的治理,則長期處于“拉鋸”狀態。2008年工信部就開展垃圾短信整治專項行動,雖然取得一些成效,但總是無法根治。如果上網搜索“短信群發”或“短信平臺”等關鍵詞,依然會發現大量靠群發短信為業的網站。
“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調查顯示,今年上半年,接近七成受訪用戶認為垃圾短信數量在減少。但在垃圾短信的龐大存量面前,這種改善離百姓的期待還有很大差距。
為何只減產不關門?
近年來垃圾短信屢經打擊后有所收斂,但始終未能從根本上予以根除,其原因較為復雜。總體上看,既存在著不法分子受利益驅動不惜鋌而走險的原因,也存在著管理部門缺乏協調、打擊不力等原因。
首先,在龐大規模的垃圾短信背后,是一股“斬不斷、理還亂”的利益鏈條。
在上海從事營銷工作的李先生表示,和其他營銷方式相比,垃圾短信雖然不招人待見,但無論傳播效果還是人均成本都非常劃算。就算考慮罰款因素,垃圾短信的成本仍不算高,導致很多不良企業對垃圾短信趨之若鶩。
據悉,目前垃圾短信的行情價是每條純利潤0.04元,發送100萬條短信基本在 4個小時內即可完成。也就是說,不法分子每小時即可凈賺1萬元。如此算來,上限為3萬元的罰款可謂“隔靴搔癢”。違規成本之低,自然不會令違法分子放棄這種黑色利潤。
甚至是本該承擔守衛短信門戶的一些運營機構,也屢次出現卷入這一利益鏈條的行為。2009年和2012年,先后爆出運營商地方分公司涉嫌為垃圾短信發送提供便利的消息,導致工信部多次要求運營商清理排查端口類短信群發業務。
另一方面,各部門缺乏協調,導致打擊不力,也是垃圾短信得以生存的重要原因。“政策法規層面一直沒有明確的管理辦法,這讓打擊垃圾短信行動的效果不長久。同時在治理過程中,各部門之間配合程度不夠。”中國互聯網協會反垃圾信息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郝智超說。
職能部門缺乏協調甚至是推諉,直接導致了打擊垃圾短信行動的低效甚至流產。知名電信專家付亮表示,垃圾短信大部分是商業廣告,這屬于工商部門的職責。當用戶向工商部門投訴時,工商部門會讓用戶去找通信部門,但通信部門又管不了廣告主。“垃圾短信治理的主要問題,在于運營商或工信部并不是執法部門,即使用戶向其舉報,也不會得到真正的解決。”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闞凱力說。
“最嚴”新規如何落地?
業內人士認為,這次將出臺的嚴格新規對打擊垃圾短信有積極作用。“有了明確的罰則,對不法分子就是震懾。”郝智超說。不過他表示,打擊垃圾短信僅依靠一份文件并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根治垃圾短信仍將是持久戰。
此次規定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對發送垃圾短信者最高3萬元的處罰。知名互聯網與通信律師趙占領認為 ,這一處罰并不算重,但相比處罰額度,更重要的是能否照章執行。如果執行上虎頭蛇尾,將損害法律法規的嚴肅性。
實際上,這種擔心并非多余。付亮表示,工信部并沒有深度的處罰權,它的機構設置只到省一級的通信管理局。所以在縣或者地級市一級,電信部門就根本處罰不了。有鑒于此,這一“最嚴”的措施最終實施的結果,尚有待觀察。據新華社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