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稱“不在理賠范圍之內”
既然村民的具體事實合同存在,那么平度的村民葡萄大面積減產,是否可以獲得賠償,為何保險公司不賠償呢?
中國人保青島分公司肖總介紹,“所有的賠償都按照合同內容來進行,如果是合同保單內容范圍內的,我們必須賠償,一點也不能馬虎。就是因為我們保險單上寫著都很明白詳細應該賠償哪些”,據介紹,這次葡萄種植保險,保險責任主要是保險期限內(生長期、收獲期)凍災、雹災、風災、火災、暴雨以及因暴雨造成的澇災保險責任。肖總表示,如果果農的葡萄受災減產了,那么如果是凍災、雹災、風災、火災、暴雨以及暴雨造成的澇災,我們都要賠償。但是不是說我們自己說下暴雨了,造成澇災了,就要賠償,暴雨的標準我們也得按照合同約定,比如多長時間之內下了多少厘米水,能不能達到暴雨的標準。
而這次平度村民葡萄大面積減產,肖總解釋說,之所以保險公司不賠償,是因為經過核實核查,我們發現,這次葡萄果農受災“不在理賠范圍之內”。
但是,葡萄果農并不這么想。多名有數十年種植葡萄經驗的果農告訴記者,這個葡萄就是怕雨水,今年夏天有一段時間挺旱的,葡萄一直缺水,后來就下雨了,一下就是連著下了好多天。這個葡萄因為之前缺水,現在又來這么多雨水,吸收水分太多,就長裂了,就像填鴨一樣喂東西多了也會把鴨子胃撐破。這個葡萄裂了,就慢慢的一個連一個爛掉,最后整個葡萄園葡萄都爛了,絕產的都有。果農總結就是,今年的受災就是雨水太多太大的原因。
中國人保青島分公司負責農業保險的馬總則表示,暴雨就是暴雨,暴雨得有標準。如果達不到澇災的標準,我們也不能賠償。但是他同時表示,本來今年對葡萄的保險也是第一次嘗試,保險公司在做這個險種之前,做過嚴格的科學精算分析,據調查,大澤山的葡萄多年均未出現過減產,今年第一次入保,結果就出現了減產情況。
而信報全媒體記者調查發現,大澤山鎮很多投保的村民,每畝地均領到了80元的款項。大澤山鎮大尹家村村民尹先生介紹,“當時村里要投保的時候,我就交錢了。我投了2畝地的,交了80塊錢,現在卡里返給我160(元)。就是原來交40(元),返80(元)的標準。”經過記者走訪調查發現,只要是這個村當初交錢投葡萄險的農戶,都收到了錢,均是按照每畝80元的標準發放。“例如,交了40元保險費,現在返給你80元;你要是當初上了10畝地的險,就交400元,現在返給你就是800元。”
村民糊糊涂涂的入了保險,還沒看到保單。現在因為入保又得了返還的錢,對于這個錢為什么發放,他們仍然糊糊涂涂。大澤山鎮一戶葡萄果農告訴記者,“我也不知道這個發下來的錢是咋回事?沒人給我說啊。”他的疑問在于,“我的葡萄受災到底賠不賠,如果你(保險公司)說不賠,那這80塊錢是干什么啊?那你如果賠償,這也不夠啊,我損失了都上萬塊,你給我個80塊算怎么回事呢?”
而另一個村民則表示,“現在這80塊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只要投保了都有這個錢。那今年葡萄受損最厲害的是澤山一號(品種),都有絕產的。而玫瑰香(品種)就是成熟的早,受雨水影響小,幾乎沒有減產。但是不管你家住的什么品種,只要你投保的,都發了錢,根本不是按照定損,也沒有給什么理由。這是怎么回事,我們也不懂。”
對于村民的80塊錢的返回,是怎么情況?10月23日,中國人保財險青島分公司肖總表示,這個情況還不清楚,需要具體工作人員進行進一步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