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11月27日訊 從2009年2月青島第一家小額貸款公司在即墨開業以來,青島的小額貸款行業迅速發展。截至目前,青島市正式運營的小額貸款公司已經多達42家,累計放貸突破300億元。不過在蓬勃發展的背后,青島的小額貸款公司也面臨著成本高、盈利難的現狀。“目前在引進小額貸款公司方面,我們非常謹慎,畢竟從存量來看,貸款需求不是很多,所以引進比較謹慎。”青島市金融辦指導監督處調研員張輝介紹,小貸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往“小”做,比如貸款控制在10萬元以內,以量獲利。
A 統計數據
青島小貸公司資本規模居全省第一
自2009年2月,青島市首家小額貸款公司——即墨誠和小額貸款公司成立以來,青島市小貸公司隊伍不斷發展壯大,截至2014年11月,機構數量達到42家位于全省第二,在資本規模上,全市注冊資本合計66.46億元位居全省第一。其中吸納本地民間資本46億元,占比69%。
伴隨著機構數量和規模的增長,小額貸款公司支農支小的力度也不斷增大。以近18個月的數據來看,2013年5月,青島市小額貸款公司歷年累計發放貸款突破150億元,2014年10月,累計貸款額突破300億元,18個月的時間貸款額煩了一番。
這些貸款九成以上投向了“三農”和小微領域,成為青島市普惠金融建設的一份子。截至2014年10月末,投向“三農”和小微的貸款余額59.63億元,占總貸款余額的97%。截至目前全市小額貸款公司從業人員582名,5年來累計繳納稅金2.87億元。
B 成長煩惱
31%稅負壓得小貸公司喘不過氣
“都以為小貸公司的老總是智力活,實際是是體力活。好的金融業務基本上被銀行把控了,比如有資產、有抵押的企業。小貸公司的業務基本上是銀行的次貸業務,一個原因是銀行擔心風險,另一個原因是幾千元到10萬元的貸款額度太小,銀行看不上。”青島市小額貸款企業發展促進會秘書長孫良韜坦言,小貸公司的生存壓力不小,因為接觸的多是小微企業和涉農企業,小貸公司的老總一年和客戶握的手,有可能是沾著魚腥味的,也有可能是布滿了泥土的。
盡管青島小貸公司數量不少,但是真正能夠輕松盈利的并不多,多數微利,有少數還處在不盈利的狀態。“稅負是青島小額貸款公司面臨的一個問題,25%的企業所得稅、5%的營業稅、再加上1%的城建稅、印花稅等,不算成本,光稅負就將近31%。”青島金鼎信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風險總監范曙輝算了算公司要交的稅,直呼壓得有點喘不過氣來。“我們一年光繳稅就得幾百萬,這個成本很大。”
除了稅收成本外,人力成本也是一些小額貸款公司遇到難題。城陽區亞聯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淮澤坦言,公司成立至今還沒有盈利。“我們公司是今年7月份剛剛在青島落戶的,因為公司的機制、審核的程序繁瑣,我們的人力成本很大。從開業至今,我們已經有了700個客戶,目前的可準率是30%,有一大部分貸款人都因為各種原因貸不到款,這里面我們有一個防范風險的原因。現在還沒有盈利,如果盈利至少要貸出1億元。”
除此之外,風險問題,也是小貸公司老總們最重視的問題之一。“我們有過一些教訓,比如說一家來貸款的企業,我們在審核的時候,公司的現金流、運營情況都非常好,根本看不出任何問題,但是可能存在的問題是,這家公司有銀行貸款,銀行可能考慮自身問題要把這筆貸款抽回去,這個時候我們小貸公司無法預料,風險難以把控,很有可能出現問題。”范曙輝說,面對這類風險,只能是在審核貸款公司的時候,通過個人的人脈,去銀行打聽,到底會不會被抽掉貸款,目前還沒有更好的辦法去防范這類風險。
C 未來方向
風險分散化,將來多做10萬左右的貸款
“未來小貸公司的發展方向,就是分散風險,往小做,做真正的小額貸款。這一點各家公司目前也正在轉型,其中城陽區亞聯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就是典型。亞聯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放出去的貸款,一般在2千元至10萬元之間,數額不會再大,平均每筆6.8萬元,而大多數小額貸款公司平均每筆都在100萬元以上,風險相對要大一些。”青島市金融辦指導監督處調研員張輝介紹,未來青島小貸公司的發展方向,就是“小”貸,做10萬元以內的貸款。
“我們公司做的是無抵押無擔保小額貸款,我們有一整套完善的風險評估體系,在看中個人征信報告的同時,還要對公司的現金流狀況,購銷合同、辦公場地等進行核實考察,最快3天就能放款。我們平均每筆6.8萬元,貸款額度小,所以我們需要以量獲利。”青島市城陽區亞聯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的小貸模式,得到了島城不少小貸公司的認同,不少公司正在朝著這個方向轉型。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王榮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