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有黃金,就能坐等升值。”市民李先生認為黃金投資是穩賺不賠的買賣,近來國際金價動蕩,他又萌發了“抄底”想法。在很多市民看來,黃金是抗通脹效果較好的保值型投資產品,尤其是實物黃金格外受青睞。據了解,之前商業銀行的黃金產品一直局限于紙黃金買賣或者掛鉤黃金漲跌理財產品,如今不少銀行推出了實物黃金理財。
實物黃金理財上架
“買金條生金條:50克金條一年生利1克黃金”,前段時間多家銀行推出了實物黃金的創新理財產品,其中就有銀行打出上述廣告。據該銀行工作人員介紹說,此款產品的賣點在于給予投資人2%的固定收益。例如,投資人支付等同于100克投資金條的購買價格并選擇延期提貨,一年后對應的延期提貨補償為2%,即客戶到期獲得的金條克重增加了2克。
據了解,另一家股份制銀行推出的黃金理財產品,是要求投資者每月以固定金額購買黃金,100元為最低門檻,當合同到期可以兌換相應的金條或現金。記者注意到,該種投資方式由于采取了按月定投的方式,購買價格較為平均,分散了黃金價格波動的風險。
另外,記者獲悉,某股份制銀行日前在上海宣布推出其全新的網上黃金業務平臺—“黃金銀行”,這是業內首次針對黃金的貨幣屬性推出的集黃金交易、支付、融資、理財等功能于一體的網上黃金管理平臺。
市民還需關注風險
雖然銀行的實物黃金產品讓人眼花繚亂,不過理財師建議,與銀行傳統理財產品不同,黃金產品并非人人可以買。比如“50克金條一年生利1克黃金”雖然給出了年化2%的固定利息,但是對于投資者而言,買入價格和賣出價格的變化才是能否獲得收益的關鍵。“黃金市場價格波動巨大,黃金價格一路走跌,如果客戶在高位買入實物黃金,不僅賺不到錢,虧損程度將遠遠大于銀行給出的2%收益。”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2011年9月23日,黃金一天價格下跌120美元,跌幅將近6.9%。而就2013年而言,2013年1月2日,黃金價格為1684美元每盎司,12月31日價格為1209美元每盎司,年度跌幅為28%,如果在高位買進黃金,即便有銀行固定收益做補充,投資者仍然會損失慘重。
此外,有分析師認為,貴金屬期貨市場對實物貴金屬市場存在先導效應,在貴金屬期貨價格沒有企穩之前,實物貴金屬市場的價格不大可能先行反彈,因此建議存在“抄底”心態的投資者繼續觀望。 記者 王曉磊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