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這一年”今天來關注山東的金融改革。今年以來,山東以建成與全省實體經濟相適應、市場化水平較高的現代金融體系為目標,利用金改22條舉措,釋放城鄉金融創新活力,健全地方金融監管體系。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報道,諸城農商行“農金員”孫良進,靠著一臺“農金通”,幫大仁和社區老鄉辦理存款匯款、繳費等金融業務。
前不久,農商行把ATM機配到了他家門口,讓村民足不出村實現了跨行轉賬。諸城百尺河鎮農金員孫良進向記者介紹,“這兩臺機器聯用,一般業務基本上都能辦了。也避免了錢放在我這不安全。”
今年山東已經實現了8200多個農村、社區和1260萬人口的偏遠地區金融電子機具全覆蓋,正向金融服務全覆蓋邁進。
“下步我們再把AT機、網銀體驗機逐步配齊,真正發揮每個基點的最大作用。”諸城農商行副行長于云智說。
農村金融的完善依靠把金融服務徹底鋪開,城市金融業態卻靠聚集來發展創新,今年10月,濟南打造區域金融中心的標志——“漢峪金谷”主樓提前封頂,30家總部機構簽約落戶。青島金家嶺金融聚集區正式獲批,入駐的金融機構已超過200家。
青島市嶗山區委常委、青島金家嶺金融聚集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夏正啟表示,“我們下一步要著重圍繞著財富,比如銀行理財,資產管理,信托,互聯網金融等新型業態的引進上,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形成完整的金融生態產業鏈條。”
區域金融中心東西呼應,依托城市地域經濟特點發展起來的要素金融體系也在全省遍地開花。齊魯股權交易中心在淄博成功改制,山東金融資產、能源兩家交易場所在濟南開業,齊魯農村產權交易中心落戶濰坊,年底煙臺海洋產權交易中心、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也將一并登場。
山東省金融辦副主任趙理塵表示,這一些活躍的生產要素市場,促進生產要素流轉,加強企業物流、提高效益、減少庫存占用,這些都將發揮很好的作用。
不斷創新的金融業態也對地方金融監管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全省17市137個縣市區成立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推動地方金融工作職能加快向服務和監管并重轉變。前三季度,全省社會融資規模達到7658.9億元,位列全國第三。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