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記者從青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黃島分局房地產登記交易中心獲悉 ,新區“問題產權”辦證工作有了新進展,目前新區共有14個項目102棟5810套問題產權房屋具備了分戶辦證條件 ,辦證工作正在逐步有序展開。目前東城區有1025套“問題產權”住房已經在辦或者已經辦結,居民盼望多年的房產證終于可以到手了。
住“問題產權房”多年無證
什么是“問題產權”房?在東城區的一些居民小區存在的這些房產出現的背景是什么?帶著這樣的問題,記者進行了采訪。原來,在相關的小區,“問題產權”問題由來已久,隨著新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因各種歷史遺留原因,積壓了一批居民已入住多年,但因手續不全不能辦理房產證的房屋。
“有的小區是因為建筑手續不全或土地證沒有辦理,有的小區則是因為拖欠稅費,還有一些小區涉及村改居問題。芙蓉苑小區的6棟樓建于2002年,就是因為沒有取得竣工驗收手續無法辦理房產證。”青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黃島分局房地產登記交易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采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問題產權”房屋讓住在里面的群眾深受困擾。“孩子的落戶、入學,還有將來的房屋交易這些要是沒有房產證的話,還是太麻煩,我們感覺權益也無法保障。現在這個問題解決了,真的非常開心。”家住廬山小區的市民王女士告訴記者。
15個部門聯動解決問題
如何攻克“問題產權”辦證難題,成為擺在職能部門面前的課題。而由于房產證遺留問題復雜,涉及到國土、規劃、城建、稅務等十余個部門,沒有有力的協調和推動,導致多年以來“問題產權”房的難題破解久拖未決。
采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為切實維護群眾利益,今年 6月份,新區建立了以分管副區長為召集人、15個相關部門為成員的問題產權聯席會議制度,將解決問題產權工作列為年度重點工作。在前期摸查的基礎上,按照“尊重歷史、實事求是、以人為本、先易后難、分期分批”的原則,確定了27個問題產權項目19000余套房屋解決意見。“聯席會議實現了部門聯動,分門別類地解決‘問題產權’房產問題成為可能。”青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黃島分局房地產登記交易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說。
國土部門開辟綠色通道
據介紹,新區通過稅費清繳,東小莊 、德立溝安置小區等項目辦證問題得以解決;結合土地審批權限下放 ,錢塘江社區、山海景園等一批土地手續不完善的項目辦證問題就可以解決;薛家島示范區 、南港區安置樓等項目則由城建、規劃、國土等部門按照“特事特辦 、一事一議”的原則開辟綠色通道完善建設手續。
解決“問題產權”難題是關乎民生的惠民工程。為使群眾盡快拿到房產證,國土部門集中力量選派業務骨干“一站式”跟蹤、協調項目進度,開辟綠色通道,服務“問題產權”項目辦證工作。“手續完備后,社區統一收集材料,我們安排專人通過綠色通道為居民辦證或上門辦證,居民不必到辦證大廳排隊辦理,確保居民盡早拿到房產證。”該工作人員表示。記者 周晉華通訊員 張煒偉 孫俏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