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執行總裁丁祖昱公開表示不看好旅游地產,以“三個一”進行總結:一分錢也沒漲、一生只去一次、一百年賣不完。丁祖昱解釋說,“最近十年旅游地產的所謂價格上升與其他地產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扒去了投資外衣之后,真實的度假需求基本可以算沒有。這種需要畢竟還是屬于輔助性、從屬性的需求,這就出現了休閑度假區域里只有一個超級大盤‘獨領風騷’的情況,體量大到動輒上百萬方,甚至有上千萬平方的。賣到最后一期估計70年土地也該到期了。”青島西海岸新區的萬達項目可以作為注腳,這個總投資千億、今年目標銷售70億的超級大盤,海公館項目今年以5700元/平方米低價入市,將區域置業者的購買力幾乎一網打盡,其他項目都擔心怎么賣房子了。而一直以“毗鄰東方影都”作賣點的世茂諾沙灣項目,占完了便宜,也得拼價格。
島城業內人士注意到,近期許多開發將目光聚集到西海岸新區的大珠山旅游風景區,打算在這里開發旅游地產項目。“跟以前一樣,一窩蜂上,建一些戶型大、總價高的樓盤,燒錢圈錢,缺乏長期規劃。”房價點評網高級分析師張斌指出,被透支的金沙灘就是前車之鑒,金沙灘周邊項目如今的日子并不好過。
開發商一方面在考慮住宅開發的“天花板”,希望在產業地產上下工夫,而旅游地產的操作難度還不是最高的;一方面又不得不考慮住宅去化難的現實,不敢在旅游地產“下血本”,免得被套牢。“旅游地產的運營模式需要破局,對整個房地產行業提供新的發展思路,才能讓更多開發企業軟著陸。”銳理數據青島區域總經理馬光明認為,深圳的華僑城比較成功,李滄區、西海岸也進行過洽談,可惜合作沒有談成,華僑城最終撤資。
“旅游地產需要足夠資金,又不能以走量的方式營銷,產品又必須是高端產品,開發商往往需要住宅項目進行輸血。眼下本來投資客乏力,剛需又不振作,開發商更不敢冒險搞真正的旅游地產。”張斌認為,目前青島旅游地產不火某種意義上是件好事,在缺乏成熟模式下跑馬圈地,可能步東海岸無序發展的后塵,再撥亂反正就難了。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劉樂芳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