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年末,昨天記者從即墨市工信委了解到,年終總結時他們分析發現,傳統的生產營銷模式已沒有了競爭力,服裝業采用電子商務勢在必行,可是對于不少以往靠悶頭打拼,尤其是50后、60后的老板們來說,宛若天馬行空的電子商務,讓他們“不敢用、不會用”從而敬而遠之。為了鞏固和發展服裝業的傳統市場地位,即墨市工信委等部門積極牽頭,使當地服裝企業邁入“抱團發展”時代,以往的“同行冤家”們今后將相互牽手,通過電商聯盟來相互促進。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楊海濤
七成服裝企業涉足電商
趙敦宇是即墨市一家服裝企業的老板,20余年的服裝生意,讓他從一無所有變為身家近千萬。近三年,趙敦宇漸漸對服裝生意感到力不從心,訂單越來越少,利潤率越來越低,以致出現了虧本經營的狀況。“如果停工,想再拾起來,就很難了,因為訂單很快就會從我這里飛走,找到新的客戶。 ”趙敦宇說,一些同行在今年“雙11”賺了個盆滿缽盈,他卻沒有絲毫的感覺。悶頭打拼了20余年后,趙敦宇感到傳統服裝營銷方式漸漸被時代所淘汰。
劉云峰是青島吉美譽服裝的總經理,這個年輕的小伙子在五年前就開始把電子商務融入服裝生產銷售中,他的企業如今已經躋身即墨童裝電商的五大龍頭之一。
今年“雙11”,劉云峰的童裝通過電子商務銷售額達200多萬元。“這都是走電子商務路線帶來的好處。”劉云峰笑著說。
據統計,在即墨,電商正在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在迅速增長,目前,即墨的中小電商已發展到1萬余家,約占青島市電商市場份額的40%,特別是在具有傳統優勢的紡織服裝產業,即墨2800余家企業涉足電商領域的已逾70%,其中,即墨的童裝企業是“領頭羊”,涉足電商的已有2000余家,年銷售額超過30億元。
對50后60后是個挑戰
雖然即墨的不少服裝企業已經開始涉足電商營銷模式,但不是所有企業都能“玩得轉”,尤其是那些搞了大半輩子服裝市場營銷的50后、60后老板們,當年他們靠誠信經營和固定客戶占據了市場的一席地位,當電子商務這種嶄新的銷售模式出現時,他們有些慌神,不知道該如何融入,如何操作。
“傳統的生產經營模式很簡單,客戶來廠子里看看,然后我好吃好喝招待,臨走前,客戶下個二三十萬元的訂單,我就開始按照對方的要求來加工便是。現在可好,訂單來自網上,有些訂單只要幾十件,還不夠開機費的呢。此外,網上的訂單對服裝設計要求非常高,幾乎一天一個樣式,我們搞傳統加工的,根本就沒這么干過。 ”今年59歲的趙敦宇無奈地說,搞電商不光是營銷模式轉變,更是經營理念的改變,要求服裝企業靈活機動。
“冤家”抱團力保“第一”
“盡管即墨市紡織服裝企業發展優勢明顯、集聚度高,觸網的企業數量也較多,但眾多電商大都處于草莽創業、單兵作戰階段。電商技能水平低、人才匱乏、經驗不足,尚未形成具有集聚效應的區域性品牌網絡交易群體,這成為即墨電商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掣肘。”即墨市工信委的相關負責人說。
“在網絡批發時代,形成有品牌、有規模、有輻射力的電商聯盟,抱團闖市場勢在必行。”即墨童裝聯盟的會長宋海燕說,基于此,即墨市以服裝品牌孵化中心為平臺,引導紡織服裝企業組織建立電商聯盟,11月份,宋海燕參與組建的“即墨童裝聯盟”便是我市第一個服裝企業抱團闖電商的范例。該商盟共有成員企業60余家,每兩周組織一次培訓,邀請阿里巴巴電商、淘寶大學專家等專業人士講解電商運營知識,成員企業還在一起分享電商經驗,共享資源。
宋海燕介紹:“我們想通過童裝聯盟這個橋梁,為童裝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牽線搭橋,實現產銷一體、聯盟發展,將‘即墨童裝’打造成即墨的一張名片。”同行是冤家,但是在電子商務時代,“冤家”們抱團聯手沖市場,即墨服裝業將通過聯盟的形式繼續保持“江北第一”的老大地位。
相關新聞
聯盟:分享訂單企業重生
來自青島名揚服飾的鄭先生深有感觸地向記者介紹,他們原來是以接外貿訂單為主的企業,隨著外貿訂單越來越少,企業轉為以做內銷訂單為主,而內銷訂單淡旺季節有明顯的區分,導致生產線不斷縮減,最后只能保留不到20個人的生產團隊。即墨成立了童裝聯盟,大家的生產信息和電商需求信息能及時進行傳遞,比如有些大的企業接了個小單子,但考慮到成本不愿生產,他們就把小訂單分享給那些愿意接收的小企業。還有些小企業接收了一個大訂單,在限定期限內完不成,他就可以把這個訂單分給聯盟內的其他企業。通過這種分享,10月份,鄭先生的企業接到了10萬件的電商訂單,生產線上擴大到了80多人。
生產企業與電商點對點、面對面的直接對接溝通,也使電商擺脫了中間商式的銷售模式。作為最早一批“觸電”的童裝企業,青島瀾特工貿有限公司積極尋求與生產企業的直接合作,在訂單生產中加入自己的設計元素,在網上創建了自己的品牌。加入即墨童裝聯盟之后,公司更獲得了突破式增長,在剛剛結束的“11·18”阿里大促活動中,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實現了600%的增長!
新聞延伸
即墨:打造半島電商之都
運行不過一年多的服裝品牌孵化中心已經成為推動即墨市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平臺。同時,該市還引進了上海復星集團,建設以“天貓”為電子商務平臺、以“菜鳥網絡”為物流平臺的“復星網上商貿新城”;騰訊旗下的易迅電子商務倉儲物流項目一期于今年8月在即墨投入使用。另外,該市企業聯合韓國莫德斯國際集團,計劃引進韓國最大的電子時尚商務網站,建設占地200畝的“韓國童裝電子商務物流園”。
多個電子商務平臺的引進,為即墨市眾多企業“轉身觸電”打開了一道新的大門。據悉,該市將力爭用5年的時間,聚焦一批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服裝電商隊伍,基本建成江北最大的紡織服裝服飾網貨采購中心、網商集聚中心,將即墨打造成為產業集聚度高、市場競爭力強的山東半島電子商務之都。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