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流亭機場還不算太遠,打個車花五六十塊錢差不多就能到了,以后去膠州坐飛機,打車是打不起了,高速過路費不說,光車費還不得將近一百塊錢。”新機場落址膠州后,家住市南區的劉女士第一個反應是新機場的交通問題。
“家里有車的還好說,建了那么多快速路、高速路,家里沒有車的可咋辦,總不能在坐飛機之前,先花上將近100塊錢的打車費吧?”劉女士算賬后告訴城市信報/信網記者,“要是這樣的話,那肯定坐飛機的成本就更高了。”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了解到,去機場,目前來說最方便的交通方式就是高鐵了。“我家就在膠州新機場旁邊,每次從青島回家,我都是做高鐵回家。”在市北工作的小袁告訴城市信報/信網記者,“早上、中午、下午都有高鐵,半個多小時就能到膠州北站。”
小袁口中的高鐵,是目前正在運營的膠濟客專,改線設置膠州北站,從青島到膠州被有G232、G248、G198等車次,時間分布均勻,其中G232還可以在鐵路北站買票上車,其中一等座是24.5元,二等座是19.5元。
“挺方便的,也挺便宜,新機場就距離膠州北站不遠,以后市區的市民完全可以坐高鐵去趕飛機,相比出租車,既便宜,又準時,還不用擔心堵車到不了。”小袁說。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了解到,在鐵路方面,新機場規劃建設濟青高鐵穿過機場并設機場站,新建自膠州北站經機場至紅島站的鐵路交通走廊,連接正在建設的青連鐵路、青榮城際鐵路和已運營的膠濟客專,形成新機場與周邊城市快速連接的鐵路網絡。
“濟青高鐵前期工作加快推進,青連鐵路即將開工,建成后將形成濟青一小時經濟圈、融入長三角四小時經濟圈。青榮城際鐵路年底開通濟南方向,萊西、即墨居民1小時內可達煙臺、威海,2.5小時左右可達濟南。”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地鐵:1小時內零換乘通達青島全城
“聽說以后出了機場就能做地鐵。”家在膠東街道辦事處大姜戈莊村的村民劉喜民,正笑呵呵地跟城市信報/信網記者描繪著即將面臨的“家鄉巨變”,“我們家附近就有鐵軌,也有個膠州站,之前還停過車,但是現在膠州站都已經很破了,不再使用了,連貨運車輛都不停,北邊的膠州北站是高鐵站,大家都去那邊坐車了。”
現在的滄桑變化,讓上了歲數的劉喜民已經感慨萬千,未來四五年內即將建設的新機場,更是讓他感到整個時代的巨變。“發展速度是越來越快了,不知道還能不能跟得上。”劉喜民感慨說。
根據規劃,新機場城軌方面,規劃建設的主城區M8線、西海岸R9線、藍色硅谷R7線均接入機場交通中心,形成新機場與市域快速連接的軌道網絡。
據了解,根據市政府批復的《青島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2年)》,青島市規劃市區軌道交通和軌道交通快線共19條,長約814.5公里,市區軌道交通線路10條,長約353.7公里。其中地鐵M1號線至M8號線,線網總長227公里,預測到2020年,客運量可達122萬乘次,占公交總運量的17% 。另外新建軌道交通快線9條,長約460.8公里。
其中M3號線最先啟動,隨后的是M2號線和M1號線,地鐵M3號線穿行于青島主城區,地鐵M2號線串聯起市區五大繁華商業圈,M1號線則將更多承擔起串聯西海岸與市區間經濟來往的橋梁作用,是一條跨海的地鐵線路。
跟M1號線一樣,M8號線同樣是一條規劃的跨海地鐵線路,該線路自滄口機場起,經火車北站過海至紅島新區,沿岙東路向北經規劃行政中心、接待中心、上馬大型商住區后沿正陽路向西經大沽河生態保護區至膠州少海新城,沿工業園一號路至終點膠州規劃新機場,全長47.8公里。
據統計,西海岸將有M1、M2、M6、R2、R3、R9等共六條軌道線建設,通過R9線可以實現西海岸和新機場的連接,通過藍色硅谷R7可以實現新機場和藍色硅谷的連接。按照鐵路、公路、城軌三個交通網絡的有機結合,可以實現1小時通達青島全域、1.5?2小時覆蓋半島主要城市的客貨集疏目標。 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郭振亮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