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百米高樓的樓頂,僅僅往下望一眼,一般人都會頭暈目眩、心跳加速。當五名大廈外墻清潔工系好安全繩和保險繩,同時翻過矮欄桿準備“下板”時,這樣的場面給人的沖擊力不亞于看一場好萊塢大片。懸掛在城市高樓外墻上從事清潔的農民工,被人們形象地稱為“蜘蛛人”。昨天,記者走近了這些“命懸一線”人。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馬曉婷
致命危險
一個小棱都能割斷保險繩
“香港中路6號8層平臺發生墜落事故,請迅速搶救。 ”撥打完120急救電話后,現場的負責人和其他工人迅速采取措施,對墜落者滲血的傷口進行包扎。對于可能造成的腰椎骨折,工人將傷員平臥在平硬木板上,并將椎軀干及兩側下肢一同進行固定……近日,市南區在世貿中心B座進行了高處懸掛作業應急搶險演練,模擬在進行高處懸掛作業外墻清洗時,對突然發生的人員墜落事故進行演練。
演練結束后,幾名“蜘蛛人”正一起收起保險繩。 “害怕嗎?”面對記者這樣的疑問,幾名“蜘蛛人”都笑著搖搖頭。事實上,“蜘蛛人”們為了確保安全,準備時間長的都能達到兩小時。“到達現場后,要先對樓頂和建筑的情況進行查驗。在樓頂找到牢固的欄桿、空調底座等能夠系繩的地方。接下來就是放繩,我們所用的繩子都是船舶用繩,非常韌性,直徑在22毫米到24毫米。為了保證安全,在建筑物凸起或者有造型的位置,還要用鐵絲在繩子上固定幾圈粘布作為防磨墊,因為任何有棱有角的地方,經過反復摩擦都有可能割斷繩子,從而帶來致命的危險。 ”參與演練的盛唐清潔公司負責人江崇強告訴記者。
心驚肉跳
工作場面驚悚如“大片”
昨天下午,“蜘蛛人”呂海濤和他的同事們迎來了新任務,清潔22層的世貿中心B座大樓外墻。記者趕到時,“蜘蛛人”們已經干完了上面的8層,正在14樓平臺上做準備。呂海濤和他的工友們將事先放在平臺上的繩子抱到自己的位置上,開始做最重要的結繩工作。只見呂海濤先將耐磨的粘布用鐵絲固定在平臺的矮欄桿上,接著開始打扣。 “打扣的方法有很多種,我現在用的叫鎖扣,就像一把鎖一樣,越拉越緊。 ”呂海濤說。打好扣后,接著就是放繩,之后要將掛著水桶的吊板放下去,這一套下來,準備工作就差不多了。之后,呂海濤轉身將安全鎖從22樓垂下的安全繩上解開,重新扣在自己身旁的位置上。
接下來的環節是“下板”,也是“蜘蛛人”們認為最危險的環節。只見幾名“蜘蛛人”先后翻上欄桿,整個過程大家都小心翼翼,時間在這一刻似乎短暫的凝固,沒有人說話。看看正在翻越欄桿的“蜘蛛人”,再看看樓下穿梭的車流,記者都已經感覺心跳加快。翻過欄桿后,“蜘蛛人”要先站在吊板上,兩手抓住欄桿,小小翼翼地將兩腿分開坐在吊板上,然后迅速將身上的鎖扣掛在作業繩上。這些平常人 “驚心動魄”的場景,“蜘蛛人”卻習以為常。 “下板”后,蜘蛛人隨即拿起滾刷開始清潔工作。
膽大心細
“蜘蛛人”要錢更要命
今年41歲的史鴻云是公司里為數不多年過四十的“蜘蛛人”,從事高空懸掛作業已經15年了。從老家平度來到市區時,史鴻云到了清潔公司工作,看到“蜘蛛人”收入不錯,史鴻云鼓起勇氣決定試一試。
“干了一周就堅持不下去了。公司雖然從上海請了經驗豐富的老師來培訓,但真到自己操作時,因為害怕經常就滿腦空白直接蒙了。我第一次‘下板’是在麗天大酒店的裙樓,那時從事高空作業的人很少,自己本來就嚇得渾身哆嗦,下面還圍了好多人看,看著樓底的人小得如同螞蟻,緊張得感覺一陣小風都能把人吹下去,腿肚子都轉了。 ”說起自己有點狼狽的“第一次”,史鴻云至今都心有余悸。而從事這項工作的危險,也時時都在考驗著這些“要錢更要命”的“蜘蛛人”。在即墨路的一次作業中,史鴻云從大平臺上“下板”時,原本以為有瓷磚可踩,卻沒想到意外踩空,幸虧有身上的保險繩吊住了他。 “要是當初沒有系好保險繩,今天我恐怕就沒法接受你采訪了。后來慢慢干得多了,我們從事高空作業的人在一個圈子里,也會經常交流各自的經驗教訓,慢慢就好了。干我們這行,就是要膽大心細。”史鴻云笑著告訴記者。
心態淡然
準備到極致就不怕危險
“蜘蛛人”的工作常常被說成是“命懸一線”,但在采訪中,讓人印象最深的卻是他們臉上的笑容。即使在系扣和下板這種讓旁觀者都不由自主繃住一根弦的時候,他們的神情依然從容,其他時間與記者交流嘴角都帶著微笑,怎么也不會讓人聯想到,他們腳底是百米高空。 “我們這的人心態都很淡然,要不然干不了這活。 ”一名“蜘蛛人”笑著說。
“剛開始上的時候確實打怵,時間長了都習慣了沒什么好害怕的。我們干這行,安全是最重要的,一旦出問題就是大問題。安全方面能做的都要做到極致,公司也給投了保險,經常組織培訓,只要嚴格按照規程操作,就不會出問題。 ”28歲的呂海濤告訴記者,今年已經是他成為“蜘蛛人”的第六個年頭了。談到自己的家人,“蜘蛛人”也都表示“沒什么好擔心的”。然而事實上,這份工作是相當辛苦的。現在青島的高層樓宇越來越多,除了刮大風和雨雪天氣,“蜘蛛人”幾乎每天都要有五六個小時的高空作業,只有在午飯間隙才能下來。遇到玻璃幕墻的高層建筑,因為不方面下來,中午就必須在空中吃飯。 “對于一些進城務工者來說,這份工作雖然辛苦,但卻可以獲得不錯的收入,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史鴻云告訴記者。
流動性大
平均年齡還不到30歲
據江崇強介紹,目前島城從事高空懸掛作業的從業人員有500多人,以外墻清潔為主。 “他們一天的收入在300到400元左右,遇到‘五一’和‘十一’這樣的假期,到500元的也有,一般一天工作五六個小時,中午可以下來休息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應該說和一般職業比起來我們的收入還是比較可觀的,但是流動性還是非常大,很多人干幾年就不干了,平均年齡不到30歲,畢竟危險性太大了。 ”江崇強說。
如今,史鴻云在公司的工作是帶徒弟,教年輕的“蜘蛛人”,主要負責公司的外墻清潔業務。 “有時候公司招一批年輕人過來,十幾個人能留下的就兩三個。如今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大多不同意孩子們做這份工作。 ”說起這一行業的現狀,史鴻云的臉上充滿了擔憂。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