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收北銷 “蟹”逅中秋
臨近中秋,除了梭子蟹外,青島市場上的大閘蟹也漸漸肥美起來,令市民充滿期待。連日來,青島早報記者走訪城陽水產批發市場、即墨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發現,市民喜歡吃的大閘蟹已悄然上市。今年的第一批大閘蟹主要來自安徽六安、江蘇興化和連云港等南方產區,山東東營、微山等地的大閘蟹也陸續迎來收獲期。目前,每天有超過5萬斤的南方大閘蟹進入青島市場,每斤大閘蟹的零售價在35元到65元。此外,作為南蟹北養的首個大閘蟹生態養殖基地,青島萊西本地的大閘蟹也迎來了收獲季,市民可以品嘗到家門口養殖的美味大閘蟹。
南方大閘蟹悄然入青
島城開海后,大量新鮮的海產品陸續在市場上亮相,滿足了市民和游客的味蕾。除了南方梭子蟹在青島海鮮市場上的“頂流”地位外,近日,來自江蘇、安徽和湖北以及山東部分地區的大閘蟹也悄然登場,為市民的秋季餐桌又增添了一道美味。因為正是銷售大閘蟹的季節,所以每天凌晨,我市的水產品批發市場里都會上演著一場場“搶蟹大戰”。
臨近中秋節,南方一些大閘蟹養殖基地陸續開始起網收獲,這些鮮活的大閘蟹連夜被運往青島,城陽水產批發市場上不少大閘蟹經營商開始忙碌起來。大閘蟹經營戶李尚仕介紹,從凌晨1點一直到早上6點,城陽水產批發市場成了青島大閘蟹交易的主戰場。來自青島各大水產市場的商販,用貨車拉走成千上萬斤的大閘蟹,隨后在農貿市場銷售。
9月8日一大早,在即墨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里,經營多年大閘蟹生意的周先生正忙著對剛剛從南方發來的一批大閘蟹進行分揀、銷售。前來拿貨的幾名商販表示,他們是周先生的常客,每次來會批發上百斤的大閘蟹,然后運到市內各處市場,兩個多小時就能銷售一空。記者注意到,因為大閘蟹剛剛上市,價格也適中,這幾天像周先生這樣的攤位一天都能賣出上千斤。記者了解到,每天凌晨都有來自青島市區、萊西、膠州等市場的商販前來批發大閘蟹,然后運到當地市場銷售。
分為普通蟹和精品蟹
“這幾年隨著南方大閘蟹養殖面積不斷擴大,產量連年遞增,大閘蟹的整體價格也降了不少。”在城陽水產批發市場經營20多年大閘蟹生意的王先生介紹,今年中秋節前,大閘蟹價格與去年基本持平,目前,公蟹每斤批發價在25元到40元,零售價在35元到55元;母蟹每斤的批發價、零售價分別比公蟹高出10元左右。業內人士介紹,今年南方除個別地區降雨量過大外,多數地區氣候適宜,有利于大閘蟹生長,上市數量將超過往年。按照往年的經驗,中秋節后大閘蟹的價格有望大幅下降。
“目前山東市場的大閘蟹,還是以南方蟹為主。”城陽水產批發市場相關負責人介紹,市場中大部分大閘蟹產自南方,山東本地蟹甚至北方蟹不多。就拿山東省來說,大閘蟹的主產區在微山和東營,但就產量和南方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每年進入青島市場的山東省內大閘蟹比較少。南方養殖大閘蟹的規模大、產量高,產業鏈更為完善。除了產量上的差異,大閘蟹的價格也會因為大小、品質等原因分為多個檔次。在城陽水產批發市場經營多年大閘蟹生意的王仕堂介紹,大閘蟹根據大小、重量、蟹膏、蟹黃等因素,可分為普通蟹和精品蟹,在同等規格的條件下,兩種螃蟹每斤價格能差一二十元。
陽澄湖大閘蟹島城不多
“國內大閘蟹養殖集中在江蘇、湖北、安徽等地,其中,江蘇養殖大閘蟹產量接近全國的一半。”大閘蟹經營者張先生介紹,大閘蟹生長周期內需要蛻5次殼,每蛻一次殼體型約長大一倍。往年農歷六月,大閘蟹蛻了4次殼后,肉質和體型雖非最佳,但已經可以上市,這批蟹被稱為“六月黃”。今年因天氣太熱、水溫太高,大閘蟹不愿進食,生長遲緩。近期,江蘇等地開始降溫,大閘蟹進入最后一輪關鍵生長期,部分大閘蟹體型已經達標,蟹肉也達到了飽滿的程度。
“今年的陽澄湖大閘蟹收獲期比較晚,中秋節前沒有大量上市。”張先生說。記者調查發現,隨著陽澄湖大閘蟹成為暢銷品牌后,近幾年,江蘇太湖、洪澤湖和蘇北等地養殖的大閘蟹也大量在青島上市。張先生介紹,之前市民只認陽澄湖大閘蟹,近年來各地大閘蟹紛紛上市,漸漸也都打出知名度。現在島城市場上銷售的大閘蟹,陽澄湖出產的很少。
除了江蘇等地的大閘蟹,山東黃河口大閘蟹、微山湖大閘蟹近年來已頗有名氣。在即墨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賣黃河口大閘蟹的攤主呂先生介紹,目前黃河口大閘蟹、微山湖大閘蟹的價格并不比南方大閘蟹低。這幾年隨著各地越來越重視水質環境,大閘蟹養殖區的水質不斷提升,加上養殖技術的不斷完善,大閘蟹的品質越來越好。
萊西大閘蟹開始收獲
日前,記者從姜山濕地了解到,中秋節前,市民就能吃到本地生態養殖的“頂蓋肥”大閘蟹了。記者實地探訪了解到,隨著萊西大閘蟹進入成熟期,400多個地籠網將投入養殖區,陸續進入大面積捕撈后,到中秋節前后產量將達到近30萬斤。
去年4月,萊西市首次引進大閘蟹養殖項目,首批35萬斤來自江蘇盱眙的大閘蟹苗在這里“安家”。“每天捕撈上岸后,大閘蟹全部被當地飯店收走了,現在平均每天供應量達5000斤,可謂供不應求。”負責大閘蟹養殖技術管理的王沖表示。目前,萊西收獲的首批大閘蟹已進入當地各大商場、水產市場和酒店,青島市區各大市場也即將迎來萊西產大閘蟹,中秋節前市民就可以品嘗到本地產的大閘蟹了。
王沖告訴記者,萊西自然生態環境十分優越,南方大閘蟹苗在這個“新家”長勢喜人。由于采用生態養殖法,不進行大面積投喂,加之受北方氣候和水溫等多種因素影響,萊西大閘蟹成熟周期比南方地區足足延長了30天。“今年大閘蟹的特點是個頭大,加上水質好,口感方面要比南方蟹好。”王沖介紹。
挑選大閘蟹有“秘訣”
大閘蟹又稱河蟹,學名叫中華絨螯蟹,主要得名于長有絨毛的大螯。據考古人員發現,6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生活遺址中,就發現過河蟹殼渣。良渚文化也曾發現過河蟹殼,這說明古人很早就開始食用河蟹了。
河蟹最怕強光,喜歡在晚上出來活動。有著高智慧的古人利用這個特點,會用火把來誘捕河蟹。
“好的大閘蟹講究滿膏滿黃,滿黃流油,普通蟹和精品蟹在外觀上可能差不多,但里面的蟹膏和蟹黃肯定是不一樣的,所以價格也不同。島城市場上售賣的以南方蟹為主。”大閘蟹經營戶王仕堂介紹,挑選大閘蟹也有“秘訣”,首先可以將大閘蟹反過來,看看腹部是否飽滿;其次可以捏一下螃蟹的倒數第二條腿,如果捏不動,就說明是一只好蟹,稱之為“鋼筋腿”。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康曉歡 袁超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王熠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