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心不合格祛痘化妝品“毀臉”
日前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了《總局關于21批次祛痘類化妝品不合格的通告》,通告顯示2017年全國范圍內組織抽檢祛痘類化妝品2386批次,其中不合格樣品共21批次。業內人士提醒,美容院渠道要尤為小心。
16家企業登“黑榜”
該信息披露,此次共有16家企業生產的21批次產品不合格,涉及多個品牌。
通告指出,此次不合格產品主要檢出了含有甲硝唑、氯霉素及氧氟沙星等抗生素類藥物,而我國《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規定了抗生素為化妝品禁用物質。據介紹,人體長期接觸含抗生素的化妝品,易引起接觸性皮炎、抗生素過敏等癥狀,易產生耐藥性。藥物殘留還可能導致過敏反應等。
食藥監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食藥監部門都在對相關企業進行核查,已要求相關化妝品經營企業對上述產品一律停止銷售;已上市銷售的產品要及時采取召回等措施;對涉嫌假冒的產品會深查深究相關經營企業的進貨渠道,涉嫌犯罪的將依法移交公安機關。
要警惕美容院推銷的產品
祛痘產品覆蓋人群廣且帶有一定“剛需”屬性。不合格產品通常想在市場迅速立足并賣出高價錢,“見效快”是其最大追求,此時可能選擇違規添加抗生素藥物,因為抗生素抑菌抗微生物特性能起到去炎消腫作用,讓消費者覺得效果頗佳。但記者了解得知,如果長期使用含有糖皮質激素類的化妝品,可能導致面部皮膚產生黑斑、萎縮變薄等問題,還可能出現激素依賴性皮炎等后果,我國規定為化妝品禁用物質。
而另一覆蓋人群廣的產品就是祛斑美白領域。有業內人士表示,愛美的中老年消費者要格外警惕美容院渠道推銷的產品,因為有“短期不見效、消費者不續卡”的業績壓力,所以有些美容院推銷高含汞產品,使得皮膚快速變得“假白”,但汞可以通過人體皮膚吸收并蓄積體內,長期使用含汞化妝品會引發慢性中毒,損害人體腎臟等器官,我國規定護膚品汞的限值為1mg/kg。祛斑美白類不合格產品中最常檢出的就是含有汞、曲安奈德、倍他米松酯等。
如何鑒別化妝品是否可靠?首先要認識到祛痘、祛斑和美白都是“持久戰”,不要輕信任何快速見效的產品,一旦出現皮膚過敏等不良反應就應停用并就醫處理;其次可登錄食藥監總局官網“化妝品”一欄,輸入產品包裝上所標識的產品名稱等信息,就可以得到查詢結果,如果沒有相關信息則建議不要購買。 (全媒體記者涂端玉)
[編輯:芃芃]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