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暖寶寶兩小時能焐熟雞蛋? 提示:不能直接貼皮膚上
天冷了,自發熱暖寶寶因為輕薄易操作,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但是在取暖的同時,也有人發現,使用自發熱暖寶寶時,如果不留神,極有可能會被燙傷。一些被燙傷的使用者不禁發出了這樣的疑問:“暖寶寶發熱后摸上去并不算燙手,為什么我會在不知不覺中被燙出了水泡?”
吐槽 取暖不成反被燙傷
最近幾天,不少網友吐槽自己被暖寶寶燙傷的經歷,一位網友說,她將暖寶寶貼在肚皮上,沒想到竟然會被燙出了水泡。還有一位網友說,她把自發熱暖寶寶貼在了膝蓋上,睡著了一覺醒來,膝蓋被燙得紅了一大片,連汗毛都被燙卷了。“真沒想到,這種暖寶寶的威力會這么大。”
實驗 兩個小時焐熟雞蛋
記者從市面上購買了一款自發熱暖寶寶進行了相關實驗。在室溫為25℃的條件下,記者在一只玻璃杯里盛了300毫升的水,用探針型溫度檢測得出,這杯水的溫度22.2℃。記者將兩貼暖寶寶貼在玻璃杯的周圍,讓暖寶寶將杯子完全包圍,隨后將溫度計放入杯中,每隔5分鐘記錄一次數據。
當暖寶寶貼在玻璃杯上后,開始發熱,在40分鐘的時間里,記者發現,溫度僅僅上升了6℃,但是一個小時后,溫度上升的速度開始變快,到了85分鐘時,杯子內的溫度達到了40℃,而95分鐘時,溫度已經是44℃。
隨后,水的溫度越來越熱,記者發現,兩個半小時的時間內,45分鐘到95分鐘溫度上升的最快,上升了將近20℃,相反在開始時,溫度比較平穩。在兩個半小時之后,杯中的水溫已經達到51℃左右。
那么在這樣的熱度下,如果直接貼在人的身上會有什么反應?記者將暖寶寶裹住了一只生雞蛋,兩個小時后,記者將雞蛋磕開,發現雞蛋的蛋清和蛋黃均發生了凝固現象。
原理 鐵氧化時釋放熱量
在自發熱暖寶寶的成分說明書上,記者看到,暖寶寶的成分主要有鐵、蛭石、活性炭、無機鹽等。據了解,自發熱暖寶寶就是利用鐵在潮濕空氣中吸氧發生腐蝕放熱的原理。混合物中的活性炭有較強的吸附性,可以儲存空氣中的水蒸氣,將其液化成水滴,與鐵粉接觸在空氣中接觸后發生反應,在無機鹽催化劑的作用下,快速發生化學反應后,生成氫氧化鐵,并釋放出熱量。
探因 什么是低溫燙傷?
據了解,“低溫燙傷”是指高于人體溫度的熱源長期作用,造成人體皮膚被燙傷。人體的溫度一般是在37℃,當高于44℃的溫度長期作用在人體皮膚時,就容易造成皮膚或者軟組織由淺及深的損傷。由于冬季寒冷,人體尤其是老年人的感知能力會變遲緩,使用自發熱暖寶寶時,稍不留神,就容易造成低溫燙傷。而低溫燙傷比普通燙傷的程度更嚴重。
提醒 隔著衣服貼暖寶
一旦發生低溫燙傷,要先用冷水沖燙傷處,以達到降溫的目的,然后及時就醫,千萬不要用醬油或是牙膏涂抹燙傷處,這樣會引起燙傷處發生感染。由于低溫燙傷會傷及肌膚的深部,治療的時間也會加長,治療上也比較麻煩,尤其是創面深切嚴重的低溫燙傷,通過局部換藥的方法很難治愈,須采用手術方法把壞死組織切除,依燙傷的程度接受治療。
在使用自發熱暖寶寶時,一定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來使用,不要將暖寶寶直接貼在皮膚上,最好隔著衣服,一旦感覺過燙,要及時將暖寶寶取出,以免造成燙傷。
本報記者 李環宇 張群琛
[編輯:芃芃]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