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年年最動聽 而今大不同
一切早有預感。2022年8月13日,“青島最動聽”原創歌曲組在青島SLOGAN酒吧舉行預賽,宋洪飛和他的《溯源》展現了與眾不同的氣質。他抱著一把少見的民族樂器唐阮登臺,間奏加一段高亢張揚的嗩吶獨奏,簡單的配器構建了金戈鐵馬的張力。這首歌的歌詞更是吞吐天地,也是少見的全篇不談情愛的原創:“在太平盛世里歌唱美好的生活,擁抱城市與森林海洋天地與銀河。信仰使一個人始終緊握傳承的衣缽,未來的未來的音樂又會是如何。”從預賽到決賽,宋洪飛往往是第一組甚至第一個出場,然而這首歌一路“做加法”,不斷豐富配器、增加和聲,現場沖擊力和視覺效果最終臻于完美。四個月后,這首《溯源》如愿奪冠,宋洪飛繼2019年之后第二次獲得青島原創音樂扶持計劃·原創歌曲組冠軍。
同樣有預感的還有“低苦艾”樂隊。這支由成都電臺選送的樂隊實際上成立于蘭州,也是享譽民謠搖滾圈的殿堂級樂隊。當這支樂隊決定參賽時,音樂圈一片轟動,突然間大家意識到,“青島最動聽”已經構建了全國性的平臺影響力,它借助36家城市電臺聯盟投射到最大范圍的歌迷群體,影響力波峰就出現在以“低苦艾”為代表的參賽樂隊身上。在四個多月的賽期里,主唱劉堃和“低苦艾”展現了持續、平穩的輸出能力,他們甚至把演唱會的全套設備帶到了青島,在“青島最動聽”舞臺上釋放了頂級的音樂熱能。他們的奪冠對于樂隊同行和城市音樂圈有著極強的符號意義:全國成名,青島驗證。
自2019年起,由青島市委宣傳部主辦的青島原創音樂扶持計劃已經連續舉辦了四屆,在原創音樂最艱難、受各種因素影響的情況下,打造了一個具有鮮明格調、藝術性格的音樂IP。2022“青島最動聽”自5月啟動以來,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原創音樂人積極參與,共收到報名參賽作品500余件,網絡展播及投票環節吸引了2500余萬人次投票,120余萬元專項扶持資金助力原創音樂人實現夢想。從單純的扶持音樂產業、振興青島夜經濟到當下的打造文藝品牌、擴展城市影響力、以技術灌注音樂產業鏈條,“青島最動聽”不僅僅是賽事,更有深入到青島音樂產業各個細枝末節的內功。從歌手、樂隊到版權平臺、區塊鏈技術、Livehouse演出,再到各個音樂節、音樂綜藝,“青島最動聽”不僅是展示的舞臺,已經漸漸向外輸出音樂價值和成長模式。可以說,年年“青島最動聽”,而今“音樂大不同”。
一首歌和它所倡導的
“不僅是一首歌,還是一出音樂劇。”策劃人曉茗親歷了四屆“青島最動聽”,從第一屆的單純彈唱模式到第四屆的舞臺設計感滿滿,曉茗對今年的“青島最動聽”感觸頗深。“比賽進行到第四屆,在音樂風格上百花齊放。像原創歌曲獎,往年歌手既是主唱又是樂手,比較拘謹,而這屆青島的歌手邀請很多業內好友共同參與,大家帶著樂器,像宋英智那首《尋》就運用了大鼓和鍵盤等樂器,主唱加上四個樂手、三個和聲,八個人相當于一個樂隊,非常有震撼力。總體來說,這屆原創歌曲獎不僅好聽而且好看。”
盡管受疫情等各種原因所限,部分參賽選手沒法以完整陣容呈現創作意圖,不過最終的決賽舞臺仍然極富視覺沖擊力。來自云南的濮曼樂隊充滿了民族風情,哈尼族的蘆笙、納西族的吉他手、彝族的鼓手演繹新編民歌《三跺腳》,音樂里洋溢著西南風情;而爵士風的《游戲玩家》銅管味道十足,兩把小號加上長號、薩克斯,配以兩把吉他,舞臺上充滿了銅色的溫暖和光亮。宋洪飛的《溯源》走民樂路線,歌里加入了柔性的二胡和凜冽的嗩吶,構建了堂皇而且充滿鋒芒的音樂氛圍。這邊ATM樂隊請來了老年合唱團伴唱,那邊萬笙樂隊更是邀請了四個女孩組成的少兒合唱團登臺,再加上兩個女子唱和聲,舞臺上的陣容簡直“卷”起來了。
不僅原創歌曲比賽好看,原創樂隊也分外注重舞臺表現力。“這屆所有樂隊從主唱到樂手都有配合,形體動作加上舞蹈,甚至加入了音樂劇的元素,整個氛圍感非常好,好像是欣賞一出音樂劇。”拿到銀獎的陌酒樂隊堪稱本屆大賽的一大驚喜,曉茗非常欣賞陌酒樂隊的《蝶變》,“主唱本身就很有表現力,這首歌的表現非常驚艷,就像是一個好演員的頭發絲都會表演,這首歌里主唱的手指也會表演。對于樂隊來說是一個質的提升。我們不止在聽歌,也是在經歷一段人生,跟著主唱感受掙扎重生的過程。”
不只是旋律,更是底蘊
怎樣才算一首好歌?旋律是暫時的,底蘊決定了一首歌、一位音樂人能走多遠。2019年獲得“青島最動聽”原創歌曲金獎之前,宋洪飛已經是上過央視、出過專輯的成功音樂人,還帶著自創的大型樂器登上了星光大道的舞臺。然而在獲獎之后宋洪飛沉潛下來,學習嗩吶、阮等民族樂器,用三年時間打磨《溯源》這首歌,“我不是沒有把握獲獎,而是要跟我自己做比較,我要看到自己的進步,因而自學了很多樂器,用民族音樂編曲,也算是轉型成功。”《溯源》這首歌無關情愛,講述的是音樂的起源、發展歷程和未來展望,“五十年后,年輕人還會聽我們的歌嗎?超越自己,音樂人才能有進步。”宋洪飛奪冠后接受了記者采訪,“從初賽到決賽,《溯源》整首歌也提升了一個層次。初賽時就我一個人,決賽階段我加了和聲和二胡,把編曲里的樂器拿出來展示,從視覺上、舞美上全面提升,音樂處理也更加令人舒服,場面也更加震撼。”在他看來,《溯源》這首歌仍然有完善、進步的空間,“配器還是要再斟酌。比如我想增加嗩吶的演奏,使之變成整首歌的背景。”
想要在“青島最動聽”舞臺上走得更遠,靠的是文化積淀和原創精神。陌酒樂隊的崛起堪稱青島本土樂隊的一大現象,決賽中他們帶來一首《百年孤獨》,主唱在采訪中援引了馬爾克斯在小說《百年孤獨》里虛構的城鎮“馬孔多”,“在馬孔多有快樂有不快樂,每個人面對不快樂的時候的選擇,形成了不同的人生。這是一首復古的歌曲,也是我們樂隊最溫暖的一首歌,希望大家跟隨我們一起快樂起來吧。”成立于2020年的陌酒樂隊,名字中“陌”代表寒冷、冰冷,“酒”代表了熱情、溫度,“我們希望帶著不同人的視角看待世界,更多面地展現生活。”島城著名音樂人王斐東表示,“陌酒樂隊糅合了哥特、電子和復古等多種風格,打破了很多傳統,符合20歲左右年輕歌迷的口味。”
在著名DJ立波看來,原創音樂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從節奏到旋律,從歌詞的意境到情節,都要有整體的考慮和表達。“我關注了四屆‘青島最動聽’,這一屆作為評委,我感覺大家的技術沒有問題,但是為什么有的歌曲不好聽,是因為歌詞缺少詩意的表達。”半決賽上,低苦艾樂隊的《蘭州,蘭州》融合了民謠元素和搖滾,非常具有沖擊力,主唱劉堃畢業于蘭州大學新聞系,一首歌背后有深厚的素養和十多年的打磨。“他的歌詞里有清晨的蘭州、醉倒的蘭州,是有情節的。”在低苦艾身上,評委們感受到了樂隊身經百戰的平穩,“他們對音樂的專注和持續穩定的輸出,對本地樂隊很有啟迪意義,穩健踏實地展示自己,更把精神內核揉進了作品里。”
城市與音樂的氣質匹配
2003年,深圳推出了原創音樂品牌“鵬城歌飛揚”,近二十年里這個電臺節目發掘了陳楚生、徐千雅等歌手,把他們的歌唱到了全國,唱到了舊金山、芝加哥。立波以“鵬城歌飛揚”為“青島最動聽”對標,“‘青島最動聽’已經成長為一個少年,它在奔跑,而且輻射出青春的光芒。全國36家電臺聯盟聯手推廣,大家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做排行榜推廣音樂,現在青島原創音樂要走向全國,必須樹立高遠的目標。”“低苦艾”樂隊奪冠后,立波與主唱劉堃深入交流,“青島給予了這份深情,希望‘低苦艾’到了其他城市要原汁原味表達出來。”
自2009年以來,“低苦艾”每年都會來青島演出,2022年更是放棄了音樂節的邀約來青島參賽,劉堃表示,“苦艾是一種植物,也是一個暗喻——樂隊接近地面,接近土地,與它生長的城市相連接。一個城市的氣質與樂隊的氣質是相匹配的,低苦艾的音樂更多的是表達溫暖、浪漫、關懷,跟大自然在一起,保持我們最初熱愛音樂時的那個本真。”“低苦艾”的出現,也展現了“青島最動聽”的影響力和輻射力,“這次我們也是想過來學習、感受,我們樂隊跟青島挺有‘故事’,基本上每年都來青島演出一次,大家非常熱愛青島,有很多朋友在青島,每次來約朋友喝酒踢球,甚至這次在比賽間隙還跟其他樂隊聊美食,青島很美,我們愛青島。”
除了軟性吸引力,青島還有“硬科技”。本屆青島原創音樂扶持計劃首次推出了“區塊鏈+音樂”的模式,在半決賽階段通過“區塊鏈”實現投票實名制,使投票過程真實透明、可追溯。原創音樂人及樂隊還可以通過官方平臺辦理原創作品的確權手續,并有機會將自己的參賽作品以“音樂數字藏品”的形式制作發行并獲得收益,原創音樂人也實現了對音樂版權的保護,打通了原創歌曲產業運營渠道。未來的“青島最動聽”如何發展?能否把城市電臺推薦變成城市音樂人競演?隨著平臺影響力擴大、音樂版權開發推進、數字技術與音樂內容的不斷貼合,“青島最動聽”奔向“城市最動聽”的大路也愈加通達。
2022青島原創音樂扶持計劃總決賽獲獎名單
原創樂隊獎
金獎:低苦艾樂隊
銀獎:陌酒樂隊/萬笙樂隊
銅獎:濮曼樂隊/讀火樂隊/ATM樂隊
原創歌曲獎
金獎:宋洪飛《溯源》
銀獎:宋英智《尋》/牛酋超《想問你那邊的天氣》
銅獎:李森《游戲玩家》/張永樂《口袋》
唐寧慧《莫欺少年窮》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首席記者 米荊玉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戴慧慧]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