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畫手遭遇“原創證據”維權尷尬
一些畫手在社交平臺分享作品時,發現自己的畫作被電商平臺上的商家拿去印刷出售。創作者維權卻遭遇了尷尬,他們與商家交涉被要求提供“原創證據”。找平臺投訴,也沒有專門處理盜印的選項。跟“知識產權”有關的投訴區卻僅限攝影作品,還要求上傳知識產權材料。面對侵權,畫作原創者該如何維權?
事件
畫手作品被商家盜印
衍生商品在線上出售
畫手鹿鹿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她喜歡通過一些游戲中的Q版人物尋找靈感進行創作,之后會放到社交平臺上供網友觀賞。今年9月她發布了多張作品,吸引了不少點擊量。沒過多久,就有粉絲通過平臺私信稱“你的畫作被網購平臺的商家拿去盜印了”。經過查找,她在某電商平臺看到自己的9張畫作被盜去印刷在駕駛本皮套上。
畫手小白與鹿鹿有著同樣的遭遇。從今年8月15日開始,小白就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的原創畫作。9月6日,她發現自己的5張作品未經其授權被商家印到了手機殼上。
包括鹿鹿和小白在內,多位接受北青報記者采訪的創作者均稱,自己發布作品的目的僅限于觀賞,并不授權商用。沒想到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印在手機殼、貼紙、徽章等商品上面,并以10至40元不等的價格在電商平臺上出售。
北青報記者搜索發現,微博上有關“盜印”和“掛盜印”的話題瀏覽量297.1萬,近4000條討論。也有的社交App上帶有“掛盜印”“盜印”標簽的帖子就有38.4萬瀏覽量,帖子共70+。
維權
商家回避維權質疑
避重就輕岔開話題
鹿鹿說,她曾將畫作發布的界面截圖私信給商家并詢問“作品是不是你們自己畫的”,但商家并不理會質疑,而是一味地推薦商品。當鹿鹿明確表明自己就是畫手本人后,商家回復“那您很厲害,我們這邊沒有稿費”。對于鹿鹿提出的下架要求,該商家稱,已轉給售后處理。但等到第二天,商家也沒有安排售后人員來處理這件事情。鹿鹿說,盜印她畫作的商家不止一家,在陸續要求多個商家處理的時候,得到的回應要么是需要問老板,要么是岔開話題。
無奈之下,鹿鹿決定找平臺投訴處理,但相關界面上并沒有專門的選項來處理盜印,只得選擇“違禁商品”這一選項。“截至目前,盜印的商家已經將該商品下架,但我卻并不覺得自己維權成功了,因為淘寶也沒有給我二次反饋,投訴如果有結果的話官方也會給我反饋的,我猜測是因為沒銷量才下架的。”
小白告訴北青報記者,去找賣家對峙時,對方卻理直氣壯地要“原創證據”。可發過去后卻一直顯示消息未讀。小白與鹿鹿一樣也找到平臺投訴,這個平臺同樣沒有專門處理盜印的選項,選擇了“出售假冒偽劣商品”投訴項,但沒有得到回應。
本來忙于工作的小白聽從家人的建議,放棄了維權。可在10月6日她又發現了一家盜印的店鋪,總共盜取了6張。
投訴
作者向電商平臺投訴
被要求提供原創證據
與鹿鹿和小白不同,樂樂和優優還嘗試了通過該電商平臺的“知識產權保護平臺”進行投訴。10月18日,優優通過粉絲得知,她于7月21日、24日、27日、30日和8月4日、10日、17日發布的關于游戲“原神”的畫作被商家盜用,“這些畫作總共花費了80個小時左右才完成,發布在社交平臺上也僅供觀賞,不授權商用。”優優說,在明確告知商家“我沒有授權任何商用,請立刻下架”的要求后,對方只回復了一個“嗯”的表情包便沒了下文,再發消息就顯示“已讀不回”。
可優優通過“知識產權保護平臺”投訴,也遇到了難題。該頁面僅適用于攝影作品,要求提供“模特圖”和“花絮套圖”。優優還是嘗試將被盜作品放入平臺進行申述,上傳了作畫過程圖。但平臺以“貴方提交的圖片不完全為原圖,請重新提交全部從相機直接導出的原圖的舉證圖片”為由拒絕受理。這讓優優十分苦惱,電子繪畫作品是沒有模特和商品的,也不會有相機拍攝的圖。此外,好幾個電商平臺會要求上傳知識產權材料才可以進行投訴。
樂樂和優優均表示,“很多畫作是畫手出于興趣畫的,也沒有想到會被商家盜取,不可能每一張都去注冊版權。如果每一張畫作都去注冊版權,成本也是很高的。”
聚焦
審核不清維權遇難題
平臺應完善投訴渠道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趙晶璞告訴北青報記者,從著作權的產生來看,美術作品的著作權自該作品創作完成之日即自動產生,且我國實行著作權資源登記制度,所以不論作品是否發表、是否登記,作者著作權的取得均不受影響。然而從著作權保護的角度來看,在作者權利受到侵害時,“作品登記證書”是證明權利人權屬證明最為直接且有力的證據。因此,未進行權利登記的作品依然受法律保護,但取得權利證書可以極大降低作者維權難度。
對于平臺的“不作為”行為,趙晶璞表示,銷售平臺如果不知道所銷售的為侵權產品或對商家相關商品已盡到合理的審查義務,則應承擔停止侵害等無過錯責任即可。此外,平臺應設置并完善權利人異議的投訴渠道,以便及時發現侵權行為。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需要由創作者來證明其為著作權人。他們可以通過相關作品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等文件來證明。”趙晶璞指出,商家未經作者同意或授權,擅自使用其美術作品營利,構成著作權侵權行為,結合具體侵權情況,可能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且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以營利為目的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還可能承擔相應罰金、有期徒刑等刑事責任。(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
文/實習記者 龍帥宏
本報記者 宋霞
[來源:北京青年報 編輯:李源菁]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