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報觀察丨多地發文放春假,最多可連休9天!春假、秋假到底是個什么假?
海報新聞首席記者 張穩 報道
3月20日,正值春季的第四個節氣——春分。春色從此分,春意從此濃。最近的這段時間,一個和春天息息相關的假期“春假”,同樣引發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先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宣布,該校于4月7日至13日放春假7天,停課不調課、不補課;緊接著湖北省恩施利川市教育局發布通知,該市小學、初中4月7日至8日放春假2天,與清明假期相加可連休五天。無數網友紛紛在社交媒體發文、留言表示羨慕,希望能享受同樣的假期。其實,春假早已有之,已有多地教育局和多所高校宣布或曾經設置過春假。
據新華社3月16日報道,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記者注意到,上述方案中就曾提到,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結合實際探索設置中小學春秋假。
3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在解讀行動方案時再次提到,鼓勵彈性錯峰休假,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設立中小學春秋假。
在國家層面表態鼓勵中小學設置春秋假后,地方層面的具體落實和執行受到廣泛關注。
除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外,宣布放春假的高校還有廈門大學嘉庚學院、中國人民大學等。
據中國人民大學教務處發布的《2024-2025學年校歷》顯示,該校將于2025年底放春假。記者注意到,該校從2004年開始設置春假的制度,至今已有21年的歷史。
該校春假時間多為每年的4月28日至4月30日,和五一假期相連,可連休8天。中國人民大學曾稱,在五一假期的基礎上設置春假,為的是鼓勵學生走出校園,深入社會實踐,方便師生出行,并沒有縮短上課時間。
據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校歷顯示,今年該校計劃4月26日至5月4日放春假,連休9天。同時,該校還曾于去年9月28日至10月6日放秋假,同樣也是9天。記者注意到,該校的春秋假制度始于2007年,已實施18年。嘉庚學院曾發文稱,春秋假制度設立的初衷,是為應對黃金周對教學的影響,以保持教學的連貫性,并幫助學生放松身心。雖然增加了春假和秋假,但學生一年放假總量并沒有變化。
同時,記者梳理發現,四川西南航空職業學院、大連外國語大學、宿州航空職業學院、綿陽飛行職業學院、青島航空科技職業學院等高校都曾設置過春假制度。
除了高校,已有多地教育部門宣布或曾經設置過春假。2025年3月18日,湖北省利川市教育局發布通知,該市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將放春假2天,與清明假期相加,可連休5天。
其實,這并不是利川市第一次給中小學放春假。2023年和2024年,該市就曾在4月份放過兩天春假。不同的是,過去兩年均是和清明假期連休。
2月25日,杭州市拱墅區教育局發布通知稱,4月28日至30日,中小學放春假,共3天,而拱墅區中小學的春假制度,已經實行多年。
其實,杭州是全國最早探索放春秋假的城市之一,可以追溯到21年前。2004年當地第一年實行春假制度,時間為當年的4月25日至5月9日。這些年,每到4月底5月初,杭州春假大軍紛紛“出動”,讓不少網友羨慕不已。據杭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消息,近期,杭州市上城區、余杭區、拱墅區、錢塘區、濱江區、蕭山區、臨平區、富陽區等城區已發布了今年春假時間安排,有的春假連上“五一”假期,最多能放9天。
據當地媒體報道,在推出春秋假改革方案之前,杭州市教育局進行了多年的調查。他們發現,冗長的兩個學期讓學生筋疲力盡,春季又是青少年長身體的關鍵時期,而充足的睡眠可以助力生長激素分泌、促進骨骼生長,但平時孩子學習負擔重,很難舒舒服服睡幾個好覺,因此決定在5月前后放假,讓孩子們在春天睡好、休息好。
每一年的春天,春假制度都會登上熱搜,引發熱議。其實,春假、秋假,并非新鮮事物。在過去,一些中小學,特別是農村的中小學,除了有寒假和暑假以外,在春秋兩季還會放春假、秋假,也叫“農忙假”。后來隨著雙休制度的全面推行,才逐步退出歷史舞臺。近年來,春假、秋假又開始被頻繁提及。
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的《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中,就曾提出,在放假時間總量不變的情況下,高等學??山Y合實際調整寒、暑假時間,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學放春假或秋假。
2014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再次提出,在教學時間總量不變的情況下,高等學??山Y合實際調整寒、暑假時間,中小學可按有關規定安排放春假,為職工落實帶薪年休假創造條件。
201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發布的《關于改善節假日旅游出行環境促進旅游消費的實施意見》中也曾提到,各地可以結合氣候環境等情況統籌寒暑假時間,制定出臺中小學放春假或秋假的辦法。
2020年,教育部曾在相關答復中表示:在保證開足開齊國家規定課程,完成好正常教育教學任務和教學時長的前提下,學校放假時間包括春秋假時間由各地、高等學校結合實際做出具體安排。
至此次,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中,再次提到,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結合實際探索設置中小學春秋假。
其實,每年全國兩會期間,和“春假”相關的話題都會引發關注和熱議。在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龐永輝提出,因地制宜、錯峰休假,在全國分步推廣“春秋假”制度。3月4日,“建議在全國推行春秋假制度”的相關話題,沖上熱搜第一,閱讀量破億,引發熱議。2023年,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梅亦也曾建議,增設中小學生春秋假,在全國范圍內探索和推進中小學生“春秋假”制度。
只是,要在全國普遍推行“春秋假”制度,尤其是中小學,仍然面臨不少現實難題。在中高考的升學壓力下,家長對于“耽誤學業”的擔憂;家長和學生的假期不能同步,雙職工家庭面臨“孩子放假、家長上班”的難題……此前幾年,杭州推行的“春秋假”制度,就曾有不少家長反對,呼吁取消學生的“春秋假”制度。
假期有意義,放春假才有價值。要在全國統一推行“春秋假”制度,并非易事。從探索到落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同時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
[來源:海報新聞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