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踢”進優質學校 “足球少年”迎新利好
青島九中足球特色班今年計劃共招80人 “定制化”培養模式開辟新路徑
有足球特長的學生想要“踢”進優質高中,除了參加高中足球后備人才招生外,又有新的路徑。日前,青島九中舉行共建高水平青少年校園足球隊家校座談交流會暨第二期禮賢足球特訓營。記者了解到,今年青島九中的足球招生計劃分為兩個項目,均為足球特色班,總招生人數為80人(具體招生計劃以市教育局發布為準)。其中,共建高水平青少年校園足球隊“市隊校辦”項目招收40人;青島市校園足球人才“631”改革試點項目旨在選拔和培養優秀足球人才,計劃招收40人。對于學校足球兩個梯隊的建設,青島九中黨委書記孫睿形象地比喻為,“從不同的路上山,在山頂會合。”
走出校園足球培養新路徑
去年12月,青島市足球運動管理中心與青島九中簽約,合作共建高水平青少年足球運動隊,標志著體教融合“市隊校辦”項目從此開篇。同時,青島九中“青島市校園足球綜合改革實驗學校”正式揭牌。
作為校園足球綜合改革實驗的“旗手”,九中的動作迅速。今年以來,學校積極開展足球特訓營活動。3月1日,禮賢足球特訓營(第二期)成功舉辦,吸引島城多所初中學校校園足球隊男女足隊員、市足協青訓隊隊員等一批熱愛足球的少年參與。市隊與九中校隊展開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友誼賽。球場上,雙方隊員你來我往,切磋技能,展示了技能水平和青春風采。在禮賢足球特訓營(第二期)“631”計劃專場中,來自不同學校的應屆男足、女足隊員們通過運球繞桿、長傳、快速跑動展示了自己的足球基本功。
在“共建高水平青少年校園足球隊”家長座談交流會上,孫睿向家長和學生介紹“市隊校辦”項目和學校足球發展情況。“‘市隊校辦’就是指青島市這一年齡段的專業足球隊員整建制進入青島九中進行文化課學習,打造一條足球后備人才全新的成才之路。”他表示,這種培養后備人才的合作方式,解決了過去青少年足球運動中的升學難題。學校將為運動員提供不同的學習模式,根據學習能力提供分層次的指導方案,打通體育和文化教育之間的壁壘障礙,真正實現文化學習和足球訓練兩不誤。
足球特色班4月底前完成招生
家長最關心的是,接下校園足球人才培養改革試點的“接力棒”后,學校將如何做?青島九中藝體發展中心主任田永祥介紹,2025年學校計劃招收兩個足球特色班——青島市校園足球人才“631”改革試點項目和共建高水平校園足球隊“市隊校辦”項目。每班各40人,兩個班共80人,單獨編班,并于4月底之前完成招生(具體招生計劃以市教育局發布為準)。其中,共建高水平校園足球隊“市隊校辦”項目主要面向市足協青訓隊;青島市校園足球人才“631”改革試點項目主要面向全市初中學校校園足球隊初三年級男足、女足隊員和“631”計劃的3所初中學校校園足球隊男足、女足隊員。
從招生計劃數來看,今年青島九中的足球招生計劃共80人,與2024年足球后備人才招生計劃的22人相比,有了大幅提升,意味著更多的學生有機會“踢”進優質高中。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個足球特色班的招生時間是在4月底前完成,各高中足球后備人才招生一般在5月,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被九中兩個足球特色班錄取,學生還可以繼續參加其他學校的足球后備人才招生。對于有足球特長的學生來說,相當于多了一條通過足球特色考入理想高中的途徑。
根據學校計劃,新高一學生入校后,將會單獨編班、分層教學,享受學校系統的足球特色班課程培育和市足協教練員授課的優質資源,實現“學—訓—賽”一體化管理,解決文化學習和足球訓練難以平衡的“痛點”。各文化課老師有針對性地開設適應性課程,在完成合格考之后將組織開展體育單招課程,學校體育老師和足球教練則從足球技法、賽事研究和戰術指導等多個層面開設特色課程,提升日常集訓成效。在高一下學期,根據文化課水平和高考升學路徑選擇,設置兩個類型的“體育強基班”,即單招班和高水平班。針對學生高考目標和目標高校、發展路徑,提供精準培育、輔導與訓練。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掌上青島 記者 董真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