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好學”的美好愿景照進現實
教育大事、政策舉措事關千家萬戶,家家戶戶都盼著孩子能有好的教育。1月2日,市教育局公布2024年15件 “青島教育大事”,從新校建設、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倍增、加強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幼有所托”破解帶娃難題等多個維度勾勒出青島教育發展的新貌,“學好上,上好學,學得好”的美好愿景正照進現實。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再上新臺階
根據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公布的2023年對市、縣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結果,我市連續五年獲優秀等次,五個區市進入全省167個縣(市、區)前十名,其中李滄區、市北區、市南區位列全省各縣(市、區)前三名,城陽區和嶗山區也名列前十。李滄區被認定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城陽區、膠州市被認定為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我市通過“兩縣”創建國家和省級評估數量全省領先,全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達到新高度。
超額完成新建改擴建學校項目
2024年,全市開工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和幼兒園32所,續建完工42所,增加優質學位6.6萬個,全面保障了入學高峰期小學新生的順利入學。持續改善農村園辦園條件,完成51所農村薄弱幼兒園改造,惠及農村幼兒4600余人。備受關注的青島五十八中北校區、青島二中東校區項目順利推進,建成后將新增優質普高學位3600個。
大批新優質學校(園)快速成長
2024年,全市教育系統圓滿完成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倍增三年行動計劃,家門口好學校越來越多。從一組數據可以看出,幼有優育突破、新校高位發展、初中強校提質、高中優質特色發展等一攬子措施取得明顯成效:幼兒園公辦率、優質率大幅提升到63%、90%,中小學集團化辦學覆蓋率達到85%,新啟用的107所中小學全部建成優質校,53所強校提質試點初中辦學質量顯著提升,更多教育新高地快速崛起。普通高中實現優質特色發展,7所高中邁入省級特色高中行列,8所高中獲批省級學科基地校,2所高中獲評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范校,1所高中獲評全國科學教育實驗校。我市工作經驗在全省教育大會推廣,青島獲批國家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國家特殊教育改革實驗區。
職業教育辦學質量進一步提升
我市13所中職學校、135個專業點獲批新型初中后五年高職教育招生資格,試點學位達到8000余個,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構建現代職教體系。全市共培育6個省級示范產教聯合體、20個產教融合共同體,推動產教深度融合。職業教育升學有通道、就業有優勢、發展有空間成為現實。
這一年,青島中職學生獲得11個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金獎、20個銀獎、10個銅獎,位居計劃單列市第一,全省第一,金獎數量占山東總數的28%;獲得24個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位列全省第一,實現歷史性突破。
好老師更多,全域打造“青島好課”
市委市政府召開慶祝第四十個教師節表彰大會,表彰15個尊師重教先進集體、76個教書育人先進集體和197名先進個人。我市15人獲評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3個單位獲評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9人入選首屆齊魯教育名家培育工程,55人獲評第11批省特級教師、41人獲評省優秀教師,全市區(市)級及以上骨干教師達2.2萬人,占全市專任教師的1/6,教師隊伍建設支撐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基礎進一步夯實。
2024年,我市啟動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三年行動計劃,實施課程品質躍升、教學研究轉型、學生素質提升、教學管理領導力提升、教學評價牽引、教育教學改革保障等六項行動,持續提升校長課程領導力、培養尖兵教師。開展教師教學述評試點,強化信息技術賦能,加強中小學科學教育和拔尖創新后備人才培養,全域打造“青島好課”,我市基礎教育教學質量穩居全省第一方陣并連年攀升,更多學子進入理想大學就讀。
學生體質更好,吃得也放心
為提升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我市推出一系列創新舉措。2024年,實施教醫聯動、專家包校指導立體宣教行動,全域開展在校生視覺、脊柱、心理健康篩查,全市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連續3年下降。嚴格落實體育課程剛性要求,確保每天陽光大課間活動一小時。全市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合格率和優良率均全省第一。
2024年,青島獲批全國首批校園足球人才培養改革和新型足球學校建設試點,在全省校園足球聯賽中分獲初中、高中、中職男子組以及高中女子組冠軍。青島實驗初中再獲全國中學生女子團體田徑冠軍。青島六十七中獲2024全國高中籃球聯賽亞軍,創造山東校園籃球新歷史。
深入開展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教輔材料征訂等專項整治,開展財務管理規范提升年活動,全市中小學食堂100%實現自主經營,210所學校食堂獲評市星級食堂,81所學校獲評山東省營養與健康學校,35所學校獲評山東省營養健康食堂(餐廳),學生吃得更營養健康放心。
學生人工智能素養提升創佳績
在教育部部署加強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大背景下,青島先行一步,已建成929間人工智能實驗室,在全國率先實現人工智能課程、實驗室“雙普及”。數字資源年應用量超2億人次,獲省數據大賽數量質量“雙第一”。培育智慧校園100所,推出數字賦能場景50個,數字化服務教育高質量發展能力充分釋放,經驗模式在全國推廣。獲全國信息奧賽35個聯賽一等獎、308個省一等獎,位居全省第一,信息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取得新突破。
康復大學實現本科招生
2024年,康復大學啟動本科招生,我市再添一所高水平大學。推進在青高校50個產教融合示范學科(專業)建設,對接“10+1”創新型產業體系,本地轉化科技成果數量1756項。高等教育校地融合服務中心正式運行,匯集在青高校及高等教育機構科技成果1萬余項,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進一步提升。
上合教育高地建設全面啟動,籌建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青島上合學校,打造青島“上合教育”品牌。
“幼有所托”破解帶娃難題
2024年,我市創新實施“長幼隨學”政策,惠及幼兒2000人,滿足多孩家庭便利接送需求。265所幼兒園開設托管班,提供托位超過1.3萬個,全力滿足幼兒家庭的托育需求。近600所幼兒園開展延時托管服務,滿足雙職工家庭幼兒離園后照管需求。舉辦校家社協同育人宣傳月“十百千萬”系列活動,通過家庭教育指導課、“四進一見”等方式提供專業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家長400余萬人次,助力島城家長為孩子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掌上青島 記者 董真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