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后勤保障為市南教育添新力
創新賦能教育保障體系,助力“最優教育在市南”品牌建設
后勤保障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基石,也是提升教育質量的強大后盾。12月25日,市南區教育和體育局在青島金門路小學召開市南區學校后勤保障助力教育強區建設工作推進會。本次會議匯聚了全區教育保障工作者,回顧了2024年的工作成就,總結經驗、表彰先進、明確目標,為教育保障工作注入新動力。
后勤保障成果亮眼
在推進會上,區委教育工委委員、區教育體育局黨組成員、區教育保障中心主任于浩波全面總結了2024年全區教育保障工作,深刻剖析存在的問題,并對2025年全區教育保障工作進行安排部署。于浩波介紹道,過去一年,市南區在學位供給、辦學條件改善和教育裝備現代化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近幾年,市南區高度重視學校建設工作,通過科學規劃和資源整合,加快推進學校新建、改建工程,確保了學位供給充足。同時,持續優化校舍條件,累計投入約5621萬元改善教學環境,完成了52所學校和幼兒園暑期改造,為師生創造更加舒適的學習場所。在教育裝備方面,全區投入約5958萬元更新教室照明設備、學生課桌椅和實驗室儀器等,其中為35所學校安裝護眼燈約12000盞,實現教室護眼燈具全覆蓋,為師生創造了更加舒適、科學的學習環境。通過這些努力,市南區已在教育資源均衡發展和設施優化上成為全市的標桿。
區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區教育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焦淑軍對教育保障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一年來,教育保障戰線圍繞教育改革發展大局,不斷優化服務保障,為助力教育教學一線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交出了滿意的答卷。他要求,高質量教育保障工作沒有最優,只有更優、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各單位要穩抓整治實效“筑根基”,提升站位高度“增動力”,聚焦群眾需求“謀福祉”,始終以“答卷”“趕考”的姿態狠抓落實,加快構建資源共享、保障有力、賦能強勁的高質量教育保障體系,全力做強“最優教育在市南”品牌,為市南加快推進“國內一流、青島龍頭”教育強區建設貢獻教育保障力量。
打造食品安全“市南模式”
食品安全是教育保障的重要一環。在青島金門路小學一樓大廳,來自市南區的16所小學、幼兒園展示食育工作成果。團島幼兒園展臺以“二十四節氣”為主題,生動地展現了食育如何與傳統文化深度結合。在清明時節組織孩子動手制作青團,不僅讓孩子了解了傳統節氣背后的文化意義,也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對飲食健康的關注,將食育從單純的飲食管理拓展到綜合育人的高度。
此外,團島幼兒園根據季節調整膳食結構,特別研發了適合兒童的“季節營養菜譜”,例如春季注重補鈣,秋季則強調健脾胃,并針對兒童不同的營養需求,提供個性化餐單。團島幼兒園食品安全員陳佳寧介紹:“我們聚焦每一名孩子的飲食需求,為肥胖兒童設計低鹽低油的清淡餐單;對過敏兒童,避免高風險食材并提供替代食品。因人制宜的餐食設置,也獲得了家長們的一致好評。”
青島基隆路小學展示了家長參與食堂管理的創新模式。青島基隆路小學校長邱琳介紹,學校成立“家長委員會+人大代表監督小組”,學校不僅確保了食材的安全性,還優化了菜單設計,使每一頓飯都兼具營養和口感。基隆路小學還邀請家長和孩子一起參與“家庭烹飪日”活動,孩子們在親手制作中了解健康飲食的重要性,為家庭營養教育提供了示范。
切實保障校園食品安全
市南區聚焦校園食品安全,本次推進會,與會領導共同發布了《市南區校園食堂管理EDC手冊》,該手冊歸納整理了與校園食堂食品安全生產相關的關鍵環節及具體管理要求,采取圖文并茂的形式,將復雜的管理要求口語化、簡潔化、系統化,使規范標準隨手可及、入腦入心,指導日常規范操作。
從教育裝備到食品安全,從資源優化到創新成果,市南區的教育保障工作始終以服務育人為核心目標。本次推進會全面展示了后勤保障的成效和經驗,為全區教育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市南區將繼續深化改革,推動教育保障與育人目標的深度融合,以更加扎實的服務舉措,為全區師生創造更加美好的教育環境。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掌上青島 記者 劉慧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陸云琦]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