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十所駐青高校聯動
“鏈青島·高校聯盟”正式成立
22家企業伸出橄欖枝,為青年才俊提供500多個就業崗位、100多個實習崗位
24日上午,“鏈青島·才精彩”青島市互聯網人才直通車活動在青島農業大學城陽校區成功啟動,青島古麥嘉禾科技有限公司、青島晚報等20余家互聯網企業、媒體,設置500余個優質崗位向青年才俊伸出橄欖枝。青島正不斷奏響人才發展與城市進取的交響樂,讓更多的“千里馬”在膠州灣畔盡情奔騰。
22家企業發布500多個就業崗
作為活動的重要板塊之一,由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等十所駐青高校、共12家院系共同組成的“鏈青島·高校聯盟”正式成立。人才資源特別是高層次人才,是促進互聯網產業發展的關鍵資源。而“鏈青島·高校聯盟”中涉及的駐青高校、院系正是青島互聯網行業發展關鍵人才的聚集地。通過這樣一個互聯網行業人才儲備的重要平臺,未來將為青島市互聯網產業發展,為互聯網行業培養更多專業型、復合型人才。
具體來看,本次計劃覆蓋了短視頻類、內容生產、互聯網信息技術、青島網站媒體等多個熱門領域,吸引了青島古麥嘉禾科技有限公司、青島雷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晚報共22家互聯網企業、媒體參與。這些單位共提供了500多個就業崗位以及100余個針對大一至大四學生的實習生計劃崗位,充分考慮到了不同年級學生在各個學習階段的實習需求。
對于即將踏入職場的青年學子而言,“鏈青島·實習生計劃”的推出,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機遇。越來越多的青年才俊將在青島這片充滿活力的城市找到屬于自己的舞臺,與青島共成長。
青春之島聚力人與城雙向奔赴
當下的青島,微短劇、MCN、自媒體等新興業態如雨后春筍般蓬勃興起,涌現出了古麥嘉禾、旗魚科技、深度傳媒等一大批優秀企業;網絡微短劇基地、網絡視聽綜合服務中心等一系列重大項目相繼落地,城市互聯網產業正以破竹之勢,向著數字未來全速疾馳。城市攬人才,人才擇城市。一個是在年輕群體中時興的“互聯網”,一個是對青年人才敞開懷抱的“青春之島”,當這兩者邂逅,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近年來,以互聯網行業為代表的新興業態在青島茁壯成長。為持續加大互聯網領域人才招引及扶持力度,青島市也及時匹配了一系列利好政策護航。以近期爆火的微短劇為例,青島通過印發《扶持網絡微短劇行業發展政策清單》等政策文件,做好人才服務保障工作。
青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網信辦主任尹來成表示,近年來,青島互聯網產業中有一大批優秀企業脫穎而出。網絡微短劇基地、網絡視聽綜合服務中心等一系列重大項目相繼落地,為互聯網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啟動“鏈青島·才精彩”青島市互聯網人才直通車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旨在搭建一個高效、便捷的對接平臺,實現互聯網人才與互聯網企業精準匹配、有機對接,讓更多優秀人才與城市共同成長、共創輝煌。
駐青高校廣設校外實踐基地
中國海洋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雙一流”重點建設高校。下設的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現有漢語言文學、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文化產業管理、漢語言(留學生教育)等5個本科專業和1個“海洋歷史文化”微專業。其中,新聞與傳播學系2002年設立并開始招生,逐步形成了注重應用與實務研究的特色,將“新聞理念、知識結構、專業技能”三位一體作為辦學特色。目前與青島所有媒體簽約校外實踐基地,建成8個新聞傳播實驗室,為實踐教學提供支持。
青島大學是全國首批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教育部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國家級創新創業學院建設單位、教育部高校教師考核評價改革示范性高校。下設的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現有漢語言文學、漢語言文學(師范)、新聞學、廣播電視編導、動畫5個本科專業,其中漢語言文學和新聞學為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學院重視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與報業集團、廣電集團等二十多個單位有合作協議并建有教學基地,幫助學生實習、實踐、就業,覆蓋面100%。
青島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田義軻表示,“近年來,學校充分立足‘融入青島、建設青島、發展青島’的理念定位,緊貼青島重大戰略和區域發展需求,鼓勵引導畢業生留青就業創業。畢業生留在青島就業創業比例超過40%,為青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同時,他也表示學校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強化與政府、各兄弟高校、用人單位深度合作,推動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觀海新聞/青島晚報/掌上青島 記者 陳小川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